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边经济(1 / 2)

重活不是重生 樱桃洼 1385 字 2021-05-11

“甜味闻不出来,是尝出来的。那是附近劳改农场开办的糖厂在扎甘蔗制糖,喷洒出来的水蒸气混合着糖分,使得空气里面充满糖份。你闻到鼻子里,糖分进入到嘴里,味蕾就尝到糖的甜味了。”祁景焘给徐曼丽解释着闻出甜味的美丽误会。

“哦,……这么多甘蔗、水果、蔬菜。人都没有几个,怎么卖出去啊!”

徐曼丽又发现新鲜事了。这里路边的空地上堆放的农产品很多,道路两边停留的车辆也很多,排出长长的车龙。但是,在那些摊子前面流连的人流量却很少,远远不像滇中集市那么多,稀稀落落的没多少人。

“你没看到那些开往滇中方向的大货车吗?只要还有空余运载能力,那些驾驶员基本上都会顺道捎带一些甘蔗、蔬菜、水果回去。喏,那边那些正在装车的就是这里的主要买家。他们只要顺道捎带几百公斤货物,带到到滇中或春城差不多够他们这段路的油钱和伙食钱了。还有我们这种过路的小车和客车,来到这里也会捎带些回去,购买力也不弱的。”

祁景焘以前也有过这些疑问,那些老驾驶员就是这样说的,他也鹦鹉学舌似得,如此给人家徐曼丽解释。

“难怪这里这么热闹,滇中和春城沿路那些小商贩委托大货车司机捎带货物过去,他们在路边接货,方便快捷,比专门过来拉货便宜多啦。”徐曼丽恍然大悟似得说着。

“这就叫做因地制宜,你别看每辆大货车每次捎带的货不多。可是,这里是213国道线,每天路过的大货车何止数千辆,天长日久,运货量相当可观嘀。还有过路捎带的,更是聚沙成塔。他们县里统计过,每一年他们依靠着过境的国道线,能产生六七千万的路边经济产值。”祁景焘卖弄地把他以前听来的东西兜售给徐曼丽。

“什么路边经济?”

“就是公路边开设的那些汽车修理店、小饭店、小旅店、加水点、各种地方农特产品摊点产生的经济价值和就业人群。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这样啊。焘哥,你们那个农贸公司是不是可以来这里设个采购点。你们在滇中和春城有那么多现成的农特产品销售点,从这里采购些水果蔬菜,发送到滇中和春城发卖也不错啊。”

“哟呵,很有商业头脑嘛。嗯,农贸公司专门干这行的,在这里设立个采购点真不错。派一两个人过来驻守收购货物就行,电话联系也方便。春城和滇中需要什么,就让他们组织什么货发运上去。不错,处处是商机啊。回去就告诉石磊,让他们考虑考虑这种运作模式。”

“看你说的,好似做生意多神秘似得。我看那些大货车司机都是帮熟客带货,没有什么组织。如果你们在这里设点,春城和滇中你们两头都有人,说不定还可以直接帮春城和滇中那些小商贩做些代理采购、发运的事……”

“不错不错,别人习惯成自然熟视无睹的东西,其实里面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你说的这些,都是好建议,回去整理出个文字方案,交给石磊他们参考下。”

祁景焘感叹道,他自己从这里路过多少次,都没考虑到这些,思维还是没扩展出去啊。

“我整理出来的方案有什么用,人微言轻,没人会看的。再说了,这些都是我自己凭空想象瞎说,别被人笑话啦。”徐曼丽不好意思地说道。

“谁说的?你整理出来,我拿给石磊他们。他们是专门做这些事的人,会自己分析研究是不是可行的。有想法和没想法是一回事,有方案和没方案是两回事,说不定运作成为公司的一条新财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