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汉室江山(1 / 2)

武将们的升迁任用足够让这些官员讨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尤其是吏部尚书荀彧,自打去年冬天一直忙到现在,但等待他处理的工作依旧多的让他忙不过来。

这种事情,并不会因为的修为增加而又什么变化,尤其是在打下了扬州、荆州、益州以及还在收复中的交州后,整个南方广博的土地上都在等待着新的官员上任,而这些人选都要荀彧一一进行考察审核最后才能派往应去的地方。

如果仅仅是如此,荀彧也就是忙一些罢了,可朝堂中哪个没有些亲戚之类的,或者说想要栽培的晚辈、弟子等等,这么多的空缺,自然也引来不少人来和荀彧套套近乎什么的,也不奢望这荀尚书能够直接许下什么官位,只求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家人’就任。

这么一来,荀彧家的大门都快被敲烂,若不是今日刘轩唤他来议事,怕是此时还在家中应付那一群又一群的客人。

即便此时大致的事情都已经谈完了,荀彧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陪着刘轩在御花园中散步——表面上是君臣之间聊聊天,实际上就是借故躲那些讨厌的家伙。

“每天还那么多人上门?”

“是!”

关于荀彧家的情况刘轩自然知道的清楚,而且荀彧也没有隐瞒,回答的非常痛快。

“若是嫌烦,就闭门拒客吧!”

刘轩这句话就是告诉荀彧,你不必担心什么,反正即便没有所谓的人脉啊、交情啊之类的,只要有天子撑腰,那么在这朝堂上就不用害怕什么。

何况,这群上门套交情的基本都不是刘轩的亲信,真正的亲信文武们没有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天子就不会亏待他们。

而且,这些亲信们如今也知道了刘轩的野心,所以他们不用担心没有功劳可赚,只要汉帝国踏出征服四方的脚步,那么功劳就会一个接一个的等着他们去拿。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时也对朝廷有信心。

也就是一些不知道天子心中想法,以为大汉重归一统就已经是天子最终的目标的那一撮人,才会担心天下稳定后没有更多的机会往上爬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刚刚投奔到朝廷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这群人应该如何安排,朝廷同样没有定论。

恰好荀彧看人极准,刘轩也想问问荀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觉得那诸葛亮,才学如何?”

“虽年岁尚轻,然才学过人,而且所学极为广博,若是好生历练数年,可为一国之丞相!”

丞相,这个官位早就被废除掉了,因为权力太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对皇位是极大的威胁。

可想要坐这个位置,没有能力也是不行的,荀彧这番话倒不是说诸葛亮有野心,而是说其能力过人,就算是做丞相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荀彧也点出了诸葛亮目前最大的问题:年纪太轻。

今年诸葛亮不过才二十出头,许多人这个年纪还在四处求学,实际上诸葛亮也不过是刚刚从司马徽那里出师,想要真正的成才,还需要增加些阅历,提升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才行。

“以你看来,这诸葛亮如何安排合适?”

听到天子问这个话,荀彧不免犹豫了一阵。

诸葛亮这个人,在刚刚归顺朝廷不久荀彧就去了解了一番,并且好好试探了下他的才学,发现诸葛亮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颇为擅长,同时还精通天文地理、玄门杂学以及些许机关知识,也许最不擅长的就是那领兵作战的战术指挥能力了——不过荀彧不认为诸葛亮会被天子安排军中做一将领。

而即便是这最弱的能力,荀彧认为以诸葛亮表现出来的小心谨慎,就算不能成为一代名将,但也足够胜任。

只是要诸葛亮做一名单纯的将领,未免浪费了他的别的才能,尤其是在大局观上的犀利眼光。

想次这个,荀彧就想起那天与诸葛亮谈话之时,这位年轻人直言不讳的就点出:“当今天子其志向之大,千百年来无人可比。”

荀彧闻言一阵惊讶,但也没再多问什么,他明白和聪明人说话,有的时候不需要说那么多,也许彼此间几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

就比如诸葛亮,在朝廷征辟他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而且也没摆什么高人隐士的谱(如今年纪轻轻的他也摆不出来),而在接受征辟之后他没有留在荆州,而是主动选择入京,都可以知道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知道有的手段在当今天子面前就是自找没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