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明英烈(1 / 2)

正值下午,还不到开书的时候,仁义居之中也是冷清的很,后院的水磨还在吱吱呀呀的转着,暖阳照进了露台,这样的午后显得安宁舒适。

纪纲不用人引导,便带着郑天佑坐在了靠窗子的位置上。要了一壶上好的雨花茶,然后又要了一些茶点。倚栏凭窗眺望着大运河。

这个时候,仁义居的买卖,主要是过往行船的客商和船工。若是有钱,便可以买一碗豆腐脑,或者是一屉烧麦,若是没有钱,也无妨的,露台的边缘便放着一个大木桶,下面有阀门,轻轻的一按,便流出来炒面茶。还有白饼子供充饥。这些都是免费供应的。

郑天佑看了一下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持续,期间大茶桶里面空了,便又伙计前来换一桶满的,这些伙计的脸上,也都是真诚,并不以贵贱区分对待,即便是驳船上摇橹的船工苦力,也都一视同仁。

郑天佑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洪武爷说过,士农工商各色人等,士大夫为国之栋梁,农户为国之根本,做工的为国之根基,行商之人投机倒把,良心坏透了。没想到,这个商人果真是个仁义之人。”

纪纲见这个时候,正是给武六七说好话的时候,便赔笑道:“正是这般的,这家店的东家,叫做武六七,是寒门出来的,虽然敛财,但却不缺德,很是照拂周遭的穷苦人家,唉,您拼死拼活的打江山,这些人好好的经营着江山,也算是一脉相承吧。”

郑天佑只是点了点头,便转了话头,顺着纪纲的话,便展开了话匣子。将自己如何投军,如何一步一步冲杀过来,如何成了掌旗官,在一场一场大战之中怎么活下来的。还炫耀着自己的战功。这样说着,一下午的时间也过得快,不知不觉之中,仁义居已经是高朋满座了。

这个时候,武六七穿了一身朴素的衣服,就是他改进的长袍,走上了台,原来下面听书的也都在议论纷纷,高谈阔论,见武六七坐在了书案的后面,便都停了下来。

武六七扫视着书场,看见了坐在角落之中的纪纲和老将军,心里一阵的满意,便高高的举起了醒目,重重的一拍,道:“咱们上回书说到,刘伯温白猿献书,来投真龙天子,巧遇洪武爷拜访宋濂,遂一同归吴,朱元璋麾下星宿齐聚,人才济济,乃四处扩张,先灭张士诚。张士诚兵败降元……”

明英烈,是武六七最爱的一部评书了,在他的那个世界,经常能听到一个哑嗓子的声音,整日的讲这部书。武六七自然是耳熟能详的。还有那时候铺天盖地的明史演义。武六七知道,明英烈大多是野史,终究是不能让郑将军满意,于是就正史野史夹杂在一起,七分真三分假。就由不得这位郑将军不买账了。

“洪武爷得了人才,就要集合各路人马,讨伐蒙古骑兵,洪武爷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如何能悄无声息的传递消息呢?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划,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在座的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都觉得好奇,可是武六七却啪的一声击案,大声的道:“要说洪武爷,可真的是当今之豪杰也!任用贤能之人,天下无不相应,藏文书于月饼之中,真乃是雄才大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