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还是那个普济庵(2 / 2)

“行了行了,把人拖出去吧,不必兴师动众。”傅锦仪摆手道:“还请太后娘娘早日下旨,将这件陈年旧事了解了。”

李贵妃忙附和着点头。

徐太后已经被折腾地面无人色。她咳嗽了很久,又被那几个女官喂了各类杂七杂八的药丸,堪堪缓过劲来。她看着台下众人,仰天惨笑一声。

“笑话,真是个笑话。”她喃喃道:“我这一辈子都是个笑话。搏命一般搏了这些声名地位,一夜之间叛军攻城,全没了。一辈子为娘家和婆家奔走,到头来,还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把个贼人供奉了这些年。我不该活着,我不该活着……”

这一次,没有人劝慰她。

傅锦仪只是静静站着,等待她的旨意。李贵妃也没有出言催促了,忙着指使下人们将晕过去的李氏拖走。

徐太后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口中喃喃不清地说着什么。傅锦仪瞧着还真有几分担忧——若是因为这件事把徐太后吓疯了,那以后可就没有一位冠冕堂皇的太后站在朝堂上为徐策做脸了啊!虽然再将太皇太后扶持起来、甚至干脆把病得半死不活的陈皇后拖出来也是个办法,可徐太后骤然疯癫,怕是会惹人生疑的吧?

念及此处,傅锦仪忙命令道:“贵妃娘娘,快去伺候着太后娘娘,把御医请过来瞧吧!我这儿没有大碍,太后娘娘有个三长两短那才叫麻烦!”

李贵妃后知后觉,一寻思也知道了厉害,忙亲自上前查看徐太后。

好在这徐太后还没疯。

她嚎啕的声音渐渐消下去了,抿着嘴看向傅锦仪,轻声道:“真是谢谢你呢。若不是你和徐策……若不是天地颠覆了,怕是我要被蒙蔽一辈子。若是那样的话,李氏享尽生前身后名,还不如现在这样……”

徐太后只觉得,这辈子不值得。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太后虚名,她自个儿独坐高台,寂静凄苦,唯有李氏和整个晋国公府捞了真正的好处,靠着她这颗大树得到地位、权势、钱财和声名。这算什么事儿啊!

还不如一块儿毁了,来得干净。

“来人,传旨吧。”徐太后轻轻笑着,抬了抬手。

女官们早有准备,捧着笔墨纸砚上前——不是呈给徐太后,是给李贵妃。

李贵妃从容执笔,朝徐太后点一点头,示意她口传懿旨。

徐太后定定静坐片刻,终于开口。

“……晋国公府太夫人,李氏,草菅人命,谋害哀家生母,罪不可赦。念在……”

徐太后说着顿了顿。

她的面孔上浮现出一丝奇异的笑容。

“念在她对哀家有多年养育之恩的份上,哀家不得不留她的性命,自即日起……关押至京城普济庵,为哀家生母诵经祈福,永世不得出。”

刚饮了一杯茉莉花茶的傅锦仪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她眼角抽搐地看向徐太后,半晌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她是真没想到徐太后会用这样的方式处置李氏!

普济庵?哈,哈哈……那个普济庵!

京城人都知道,这普济庵是处置那些犯了错的贵妇们的地方。里头不说青灯古佛、凄苦难耐,真正折磨人的是要日日挑水担柴、擦地洗衣,从天不亮做工到天黑,看守的尼姑们个个凶神恶煞,稍有不妥棍棒相加。娇生惯养的世族贵妇们哪里吃得下这样苦楚,有的人因冬日里洗衣得了寒症病死,有的人因犯了一点小错被活活打死,有的人因被克扣饮食饿死……什么样的都有!

当初林漪澜在那地方呆了十多年,最后拖着一身的病痛被徐策接回府里,能活到现在当真是侥幸。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普济庵里赎罪的女人们,并不都是一样的。

林漪澜当年因偷情被送进去,因为林家的斡旋,她被判的是活罪——原本偷情就不是一定要死的,大多是休弃而已。犯了活罪的人,日日做苦工、念佛经,能熬到哪天算哪天。

既有活罪的惩罚,那么也就同样有死罪。

显然,晋国公太夫人李氏,犯的是死罪。

不单是死罪啊——她所谋害的人,是当今太后的生母,按照律法本该诛九族!

这等大罪,她进了普济庵后要过的日子,和林漪澜、致宁等人都是不一样的!

对普济庵里头的刑罚,傅锦仪只是从林氏口中得知一二,并不十分熟悉。但她想都能想到——

赎活罪的人能活着出来的都寥寥无几,林漪澜被折磨成了这个样子,那赎死罪的人又是怎么个活法呢?

怕是会比她想象中可怕百倍。

她不由朝徐太后笑了起来。

“太后娘娘当真是……慈悲为怀。”她轻笑着下了一个结论。

她真正想说的是,徐太后还真是宝刀不老。

处置起人来,一死实在是太轻纵了。

而就算凌迟、车裂这类残忍的极刑,怕也不能解徐太后心头之恨啊!

那就干脆别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