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李建成,我们仍旧盼着你当皇帝】(1 / 2)

终于,时辰到了。

幽州毕竟不是长安,此处也不是朝堂大殿,虽然同样是上早朝,但是一切礼仪从简。

既没有朝鼓声,也没有内侍喊,大臣们排成两列鱼贯而入,按照各自的身份找准位置。

此时大殿之内,李世民已经坐在了最上首,由于这里毕竟只是个简易朝堂,故而龙椅之类的摆设肯定不会有,顶多也就是为了照顾皇帝陛下威严,专门配备了一把比较厚重的椅子而已。

除了李世民坐的是椅子,大殿之中再无什么器具,如果和长安那边的太极殿相比,这处朝议大殿实在是有够简陋的。

然而不管它如何简陋,它代表的却是整个朝堂,这里是整个大唐的权力中枢,能进入这里的每一个都是顶级大佬。

大唐时代的早朝,并没有后面那些朝代的臭毛病,比如什么三叩九拜,又比如什么跪地请安……

并且上朝之时大臣也不需要站着,而是每个人都会配备一个柔软的坐垫。

除此之外,还有其余,比如君臣之间的交谈不会一板一眼,议事的时候压根不会刻意摆出严肃架势,反而像是‘拉家常’一般随意,任何关于朝议的事情都可以议论。

这时代的朝堂规矩还是很简单的。

虽然规矩比较简单,但是该有的礼仪肯定要有,比如大臣们进入大殿之后,最起码先要给皇帝行一个礼。

这既是一种对帝王的尊敬,同时也是大臣们对于自己的尊重……

【后世之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向皇帝行礼会是对自己的尊重。但是在古人看来,仪意味着自身修养,所以如果举止之间有所失礼,那么就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不尊重。】

却说大臣们给皇帝的行礼,礼仪并不能算是特别庄重,比如文臣仅仅是双手相互一叉,然后朝着李世民微微一拱,这礼仪有个名堂叫做叉手礼,属于比较常见但又不显肤浅的常礼。

至于武将们的行礼,更加显得简单一些,纯粹就是双手抱拳,朝着皇帝举上一举,这就算是完事了,大唐世代的朝礼就是这么简单。

……

行礼之后,就能落座。

大臣们各自按照身份和级别,找个坐垫坐下去便算是上朝。王爵和重臣的位置比较靠前,有些甚至就坐在李世民的几步远,所以一场朝议下来,必然会是精疲力尽,原因是无法偷懒,时刻要摆出用心议事的姿态。

但是对于一些级别不高的大臣,上朝之时照样也是可以瞎混的,比如有些人坐在僻静的角落之处,完全可以躲在柱子后面偷偷睡觉。

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皇帝还是重臣全都心知肚明,但是没人会去刻意提及,仿佛这就是大唐早朝的潜规则……

啥潜规则?

重臣疲累,小臣轻松!

原因也很简单,这时代的人务实,既然重臣和小臣享受的权力和待遇不同,自然需要付出和承担的也会有所不同。

重臣手握重权,上朝的时候你就得累点,小臣权力不高,上朝的时候偷偷懒也没关系。

……

按照以往的惯例,大臣们给皇帝见礼之后就该开始早朝了。

但是今日明显有些不一样,大臣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找坐垫坐下去。反而一齐把目光看向大殿左侧,望向了早已坐在那里的李建成。

古代左侧为尊,并且李建成坐的位置乃是左侧第一,这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态度,代表着李建成将会是今日的群臣之首。

然而谁都知道,李建成不该如此,三年前那一场玄武门巨变,固然是出于李氏皇族的计谋,虽然只是计谋,但是李建成毕竟‘死了’,就算众所周知他是假死,但是该装的态度还是要装。

如果不装,那就是恶狠狠的打脸。打谁的脸呢?打当初失败那些世家的脸。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举动。

要知道当初那一场虽然是世家败了,但是世家损失的仅仅是兵马之权,他们的经济并未受到折损,依旧还是大唐的中流砥柱。这也就意味着,世家的实力仍然在,李氏皇族如果不是昏了头,按说不应该做出打脸的举动。

打脸,在这时代很容易被看成是敌意。

结果现在李建成却进入了朝堂,并且还坐在了左侧第一的位置上。这种态度给人的第一感觉,似乎就是李氏皇族要打世家的脸。

事出反常,必有深意。

终于有大臣隐忍不住,猛然开口做出试探道:“大唐朝议,乃君臣议,然则为何隐王竟会出现,这件事还请殿下给个解释。”

称呼的是隐王,喊的乃是殿下,显然这大臣精明的很,绝不会在言语之间落人口实。他虽然开口表达了质疑,但是一丝敌意的把柄也不给人抓住。

并且这大臣的试探手法也很精妙,他并没有直接向李世民开口求问,而是刻意把皇帝掠过不提,表现出专门针对李建成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