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不回去(1 / 2)

说起琴艺,慕容霁倒没有很担心,他是见识过那晚在烟雨楼她真实一面的,恐怕连赵家人都不知道,自家的大小姐可是个中高手。

正思忖着,赵轻丹已经让下人抬了琴来。

她看着这把琴,一时没想好弹什么曲子。新

慕容霁这个时候却突然起身来到她边上:“王妃,不如这样吧,你弹琴,本王奏箫,我们夫妻合奏一曲,来替母亲贺寿。”

他想的是,万一赵轻丹弹奏之后怡庭郡主还出言讽刺,赵轻丹依然会扫了面子。

可如果他们二人合奏,借给怡庭郡主天大的胆子,她也不敢说一句不好。

赵轻丹像是明白了他心里所想,

不由更深地看了慕容霁一眼,随即点了点头:“好,夫君觉得哪首曲子合适?”

慕容霁本来头脑十分清楚,

可当她说出“夫君”两个字的时候,一下子就懵了,

她,

她好像从来就没有这么叫过自己。

夫君……

原来这两个字被这人轻声念出来,竟是这么好听的吗?

他愣了有数秒,赵轻丹只好又问了一遍:“夫君?”

“哦,本王/刚刚走神了。我们弹奏明月桥可好?”

明月桥是安盛名曲,或者说,是一首著名的情歌。

讲的是一男一女相识于微时,成了一对贫贱夫妻。

男人是个书生,想要考取功名,

女人就在外做生意来供他读书,

两人历经了不少困难,书生终于中了榜眼,却被公主看上想让他做驸马。

人人都以为书生会爱上公主,

谁知书生跪在宫门外请罪,说家中有了发妻,

曾许诺一辈子对她好,不再找第二人。

皇帝感念书生的行为,放他归乡接回妻子。

女人在明月桥等他,替他庆祝高中之喜。

慕容霁想到明月桥倒不是因为背后的典故,而是这曲子喜庆,又耳熟能详,适合同奏。

偏偏落在外人眼里,慕容霁的提议就像是对赵轻丹表白似的。

在场的人无比疑惑,一直听说四王府是最不和睦的,怎么传言这么不靠谱?

连赵轻丹也有短暂的发愣,

不过慕容霁神色坦荡,她就不做多想了。

他静静地看了她一眼,示意她先一步动作。

赵轻丹于是先拨弄琴弦,锵锵地几声响起,那扑面而来的喜气仿佛能从这双手中溢满而出。

赵安兰本来满脸的轻蔑,可在听到这几个音的时候已经骤变了脸色,不敢置信地望向赵轻丹。

却见她朝慕容霁勾了下唇角,后者已将玉箫放在唇边,跟着旋律吹了起来。

他们此前从来没有合奏过,

可这会儿就像是有了同生同长的默契,

她热烈,他高昂;

她沉寂,他低伏;

她回转,他曲折。

这副模样倒像是他们是彼此最熟悉的人一般,叫外人傻了眼,不由自主地掉进了动听的旋律里。

等这曲子演奏完了,四周还是一片寂静。

还是赵同最先反应过来,

起身鼓掌,满眼的自豪:“哎呀,没想到殿下跟王妃合奏竟然这么契合,如同天籁之音,教我等都听得入了迷。”

他一开口,

宾客自然附和,而且其中不乏真情实感夸赞的。

慕容霁的乐器这些年用的出神入化,满朝皆知。

没想到赵轻丹跟他同奏不输分毫,甚至是琴音一直带着箫声承转。

饶是不懂声乐的也该知道,赵轻丹绝对是个有本事的。

闹了这么一通,

赵安兰就像是打了霜的茄子,一点再挑事的心思都没有了。

慕容澈的眼神却愈发阴冷,不自觉地扣了扣桌子,等着下一招。

不多时,下人从外面领了一个丫鬟进来。

赵轻丹看过去觉得眼熟,忽然想起来这丫鬟是沈月秋院子里的。

见她神色焦急,看来是沈月秋出了什么急事。

想到这里,赵轻丹的嘴角就压了下去,心也沉了沉。

沈月秋如何能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这里是什么场合,

这会儿派人来,也不难猜是存了什么心思!

慕容霁也看到了来人,眼皮一跳,忽然就皱了下眉头。

那人已经到了身前,火烧火燎地说道:“王爷不好了,侧妃突然腹痛难忍,差点晕了过去。奴婢怕您担心,特意过来告知您一声。”

赵轻丹暗自翻了个白眼,真要是怕他担心,瞒着藏着还来不及,

巴巴地跑到跟前说,这是怕慕容霁不担心吧。

想想他也挺可怜的,怎么就被那个女人下了蛊,一肚子坏水。

听到这丫鬟说的话,慕容霁脸色微变。

依照赵轻丹对他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