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贤儿(1 / 2)

慕容敛回想到昨夜在宫中怡太妃如何叮嘱皇上在京中好好看照自己,又想到此去那禹王不知会做出什么来,一时有些不忍离别。

因此他回头向梁二爷一拱手说道:“京中人多,本王有些担心母妃能不能去的安稳,因此想去送上一送。舅舅若是无事就先回去吧,恕本王失陪了。”

说吧,不等梁二爷说什么就快步命人追前方的马车去了。

梁二爷张张口,将假意寒暄的话咽回去,他知道怡太妃向来疼爱宽王,母子情深也是真的,没什么好奇怪的,于是头也不回的打道回府了。

另一边,慕容敛和下人追上马车以后,掀开帘子上了马车。

怡太妃见是慕容敛十分吃惊问道:“敛儿怎么来了,昨日不是说好,留在京中等母妃的消息么?”

慕容敛回道:“母妃不要着急,儿臣只是前来送上一送。母妃此去一别,不知何时你我母子二人才能再次相见。母妃放心,外人眼里母妃尚未清醒,儿臣送上一送也是说得过去的。”

怡太妃点点头,她见慕容敛眼中担忧得很,于是安慰道:“昨日母妃已经向你保证,此去一定小心行事,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你且就在京中等候消息,若是皇上那边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帮上一帮。”

“只是切记,万事要以自己安危为重,切莫陷入危险,让哀家担心。哀家也好在那边仔细对付禹王。”

慕容敛点点头说道:“母妃放心,儿臣早已经是大人了,不会什么事都不懂的。儿臣在京中等母妃回来,母妃也要万事以自己安危为重,那禹王如今丧心病狂,不知道会做出什么违背良心的事来,母妃莫要冒险。”

怡太妃欣慰的点点头,安慰道:“母妃既然答应了你要小心,自然不会食言。”

母子二人又说了些贴己的话,慕容敛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只是路再远,也有到头的时候。轿子外面商贩的叫卖声逐渐远了,听着像是离京城有些距离了。

怡太妃掀开帘子,看到果真马上就要出京城了,于是转头对慕容敛说道:“时候差不多了,马车这就要出京,你送到这里便好,再往前去,他们会起疑你如此放心不下本宫,为何还不直接陪本宫前去。”

慕容敛点点头说道:“儿臣明白,儿臣这就回去,万望母妃保重。”

怡太妃点点头,看着慕容敛掀起帘子下车,静了一会马车又摇摇晃晃走了起来,而下车后的慕容敛,终于在下人的提醒中慢慢回去了。

怡太妃所行的一队人,走走停停,速度走的并不快。

一方面因着怡太妃在下人面前装作神志不清的样子,故意做出许多不省心的要求来以求逼真,另一方面,出行的人数不算少,协调起来也算是需要时间。

就这样,马车摇摇晃晃走到第十日时,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路程已经走了大半,路上的人家也随着路程的行进渐渐稀少起来。

下车的时候,怡太妃借机站在马车上观察了一下四周,过了这个镇子再往前就是荒野。

禹王他们如果想要动手,那么在这个地方动手是最有可能性的,看来今晚自己要做好准备。

怡太妃想了想,故意在吃完晚饭后就吩咐下人说累了要就寝。

她自出京开始,为了方便吸引禹王的人前来,故意不允许下人在自己休息的屋子里候着,只是有侍卫不放心,安排了在屋子外轮值站岗。

怡太妃没有制止,因为如果没有人在夜间看护她未免太过不真实。

怡太妃早早歇下,夜间半梦半醒之间果真听到外面有一些响动,怡太妃凝气神来仔细倾听,怕有什么意外出现。

而此时屋子外面已经乱了套,有一伙蒙面人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了客栈的屋顶上,为首的观察了一下屋子里站岗的侍卫,拿出迷/药,神不知鬼不觉的向屋子里面吹去。

屋外站岗的侍卫中有一个其实早早已经发现了,怡太妃吃饭的时候就已经提醒他今晚一定要注意,禹王他们的人可能会有行动,如此看来,真的来了。

想到这里,他悄悄给其他人打了个手势,然后先倒了下去。

其他的侍卫看到他的手势,也接二连三装作被迷晕的样子,不一会在门口站岗的侍卫就都倒在了地上。

蒙面的首领见得手,向身后的随从一挥,几人落到走廊里面,首领推开门果然看见怡太妃正躺在床上睡觉。

怡太妃听见开门的声响,故意装作熟睡的样子。

黑衣人怕动静太大,惊吓到她,于是悄悄走过去,轻轻喊道:“太妃娘娘恕罪,属下来接太妃娘娘了。”

怡太妃装作被人吵醒的样子,睁眼见是不认识的人,马上装作惊恐的样子大喊大叫起来:“你们是谁,来人啊,救命啊,有坏人!”

蒙面的几人怕吵醒了其他人,急忙下跪说道:“太妃娘娘莫要惊慌,是属下们惊扰了太妃娘娘。只是,属下是特意前来让太妃娘娘母子相聚的。”

怡太妃装作还是很惊慌的样子说道:“什么母子相聚,我听不明白,外面的侍卫呢,他们怎么不出声,救命啊。”

蒙面的人见怡太妃情绪慌张,想要搬出禹王来安抚怡太妃的情绪:“太妃娘娘可还记得禹王慕容贤,正是禹王派属下来接太妃娘娘的,禹王思念太妃娘娘思念的紧,就等着跟太妃娘娘团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