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瓷器竞拍(2 / 2)

宝瞳 东人 1699 字 2021-04-26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总共十八件瓷器全都拍出去后,一件青花刻龙纹折边盘子出现在了中间的桌子上,而且这次送拍卖品上来的大汉并没有离开,而是直接站在了桌子旁边,显然这青花盘子并不是凡品。

而且,在这青花盘子露出来的时候,刘东发现一直表现的非常安静的马老呼吸陡然急促了几分,而且身体情不自禁的微微前倾。

“看来像马老这样经常光顾地下拍卖会的人,应该会提前一段时间得到拍卖品的一些消息!”刘东猜测道。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我们对十九号拍品的重视,没错,它是一件真正的宫廷重宝,‘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纹棱口洗’,现在请有意的藏家上台鉴赏。”

等拍卖师话音一落,听到明代永乐官窑器的名字,周围的人全都‘呼啦’一下全都涌了上去,长队都排到了后墙根。

见到这种情况,原本还打算上去亲眼见识一番的刘东干脆打消了这个注意。

不过他的舍利元光笼罩范围,已经达到了半径100米,如果全部指向一个方向的话,那么两百米意外的东西也逃不过他的舍利元光。

“咦,怎么会这样?”

“怎么了,小东?”因为,人太多而马老爷子年纪大了,不耐久站,所以老爷子也坐在坐位上,并没有去站过去排队,很显然他是打算留到最后了。也正因此,他才听到刚才刘东的惊呼。

“没什么!没什么!”刘东连忙摆了摆手,脸色也恢复过来,不过眼中的惊讶之色却仍然还在。

因为在他的舍利元光之下,那件所谓的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纹棱口洗,虽然有着非常浓郁的白色光华,但是这浓郁的白色灵光都集中在笔洗上,这也就是说这东西连百年都没有,就更别说是永乐官窑了。

“我说明明是冒牌货,怎么白色灵光还这麽浓郁,原来是老胎新塑,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朱仿’!”看着舍利上的鉴定结果,刘东心中暗暗想道。

所谓的老胎新塑,就是利用以前烧窑留下来的老瓷土,重新进行烧制。比如大名鼎鼎的毛瓷,在进入新世纪后,便曾经利用原本封存的毛瓷瓷土,进行了两次烧造。

至于‘朱仿’,在整个古玩收藏圈内大名鼎鼎,朱仿的原主人朱伯勤曾经是景德镇建-国瓷厂的制瓷大师,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烧窑制瓷的技术达到了时代的巅峰,只可惜此人虽然制瓷技艺高超,但却德行有缺。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牟利曾经烧纸了不少明清珍品官窑仿品。而且因为他高超的制瓷技艺,这些仿品几乎跟真品无异,除非是德高望重的陶瓷鉴定大师,一般人根本无法鉴定出来,而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全国不少过五人。

而这也就造成了‘朱仿’的流行。要不是后来一个买了朱仿的藏家,失手打碎了瓷器,然后从中找到了‘朱仿’的暗记的话,恐怕也没人能够发现这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精品瓷器。

当时朱仿的发现可以说是给了当时,刚刚走出文-革浩劫的收藏界一剂重击,拍卖场上的官窑瓷器几乎件件流派,瓷器交易陷入低谷,只要是在建国之后收藏明清官窑重器的人,几乎人人自危。最后还是当时故宫博物院里的几位鉴定大师联手,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才把全国的朱仿清理了一遍。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件事的影响才逐渐消弭。

也正因为这件事,虽然朱伯勤已经被枪毙,但他建国之后第一瓷器造假高手的名号却丝毫无损。

只是让刘东想不到的是,在这里居然让他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朱仿’。

“这下好了,古玩街内声明赫赫的‘朱仿’和‘程仿’这下也都见识过了!”想起上次在赵德发的别墅鉴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情形,刘东心中暗道。

而就在刘东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马老已经看完东西回来了。

“好东西啊,真正的好东西!永乐官窑器,好长时间没见到这么精美的明代精品瓷器了!”

看着马老神色激动的在自己身边重新坐下,刘东心中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当下连忙小心问道:“马老,您老是打算买下它?”

“当然了,现这种永乐官窑重器,没遇到也就罢了,如果遇到了,断然没有放过的道理!”马老说完后,转头看了刘东一眼后,问道:“对了,小东,刚才你怎么没上去看啊,这可不像你啊!”

“呵呵,上去看的人那么多,想来这瓷器的竞争也会格外的激烈,价格也不会低,所以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听完刘东的话,马老点了点头,随即转头双眼直直的盯着放在前面桌子上的青花笔洗,再不动摇半分。

看着老爷子一副拿不下来便誓不罢休的样子,刘东心中暗感焦急,想要劝阻,却找不到理由。

“早知道刚才就应该是上去看看了,否则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纠结了!”

就在刘东正为找不到借口让马老放弃而头疼的时候,周围关于‘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纹棱口洗’的鉴赏已经完成,下面也到了让人热血沸腾的竞拍环节。

看着台下众人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的样子,拍卖师嘴角悄悄勾了起来。不过,因为面具的遮掩,倒是没人发现他脸上的表情变化。

至于刘东,他此刻正在为规劝马老而头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