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朱传文穿着可以暂时称之为鞋的不明物体,来到了隔壁父母所居住的房间。
同样家族四壁没什么家具,但看起来确实整洁了很多,而那最显眼的恐怕便是地上放着的几袋粮食。
“娘…您没事吧?”
“俺没事儿,你这孩子今儿怎么起的这么早?”传文娘正盘腿坐在炕上,看到孩子掀帘进屋赶紧抹了抹脸,脸上也带有几分强颜欢笑。
炕中间的桌子上,正摆放着剪子还有几个大红喜字。
作为一个女人,丈夫朱开山4年前生死不明,虽然对外或者安慰自己都说是闯关东去了,但是死是活说实话她心里都没有底。
平常面对孩子们不敢露出懦弱,但也有自己的艰辛和委屈。
“娘,我…”朱传文盯着喜字儿正准备要说些什么。
而传文娘显然是有些误会了,按下心中的委屈强颜欢笑!“文儿啊,你就放心吧,谭家那一石小米俺已经跟左邻右舍凑的差不多了!”
“等明天顾上村儿里的唢呐班子,还有到你三舅家借个骡子,到时候就热热闹闹的把鲜儿取回来!”
“俺跟你说!”就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传文娘眼神中流露着坚毅。“鲜儿可是个好姑娘,把人娶回来以后你可得好好待她!”
纵有千言万语,朱传文在这一刻好像也如鲠在喉,话到嘴边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这地上的粮食,恐怕都是全村的乡亲们刮锅底凑的,朱家峪自然大部分都姓朱,基本上全都沾亲带故,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并不是一句空话,这就是宗族在这个年代的作用。
这一时间大脑有些乱,朱传文也没什么回去继续睡觉的心思了。“娘,俺出去看看地!”
“文儿啊,别累着喽~”
“唉!”
说实话,朱家在整个村子里面并不算太穷,最起码这小院儿规规整整,三间房也是井然有序,而且自家还有个5亩的田地。
这要是放在太平年月,说不定只要一年到头舍得下力气,保不准还能有点结余。
怎奈何呀,如今旱灾、蝗灾、人灾那是接连发生,各种苛捐杂税也是一个比一个多,这地打出来的粮食压根儿就不够吃。
在一个,朱家三个大小伙子那是一个比一个能吃,有多少粮食也填不饱年轻人的肚子。
“传文!”
“老姜叔~”
“二爷,起的挺早啊!”
朱传文走在村子在小路上,破洞的鞋时不时的总进石子,村子里都是沾亲带故的碰见了打个招呼。
思绪万千默默的向前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村子外面。
朱家峪和谭家庄两个村子距离比较近,基本上中间就隔着一个水塘,记忆中水塘总会泛起波浪,两个村庄的孩子们年幼时都会在这里戏耍玩弄。
但是现在因为旱灾的缘故,水塘见了底儿逐渐干枯,那淤泥散发着隐隐约约的恶臭。
朱传文忽略掉这些细节,坐在大石头上思考着未来的出路,因为系统的任务已经下发了,但在这乱世当中想要护住这个小家不容易。
“传文哥!”耳边一阵轻吟的声音,打断了朱传文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