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三十章 皇太后推动测试(2 / 2)

皇太后目光放向太医馆方向。

作为景帝时代的三军勇士灌夫当然拥有修行天资,灌夫前些年还担任了九卿的太仆职位,算得上是大汉王朝的高端人才。

而较之灌夫更强的窦婴更具天才之名,有一段时间甚至与太尉周亚夫近乎齐名。

较为遗憾的是窦婴在修行大后期乏力,至今不曾踏入真我境,但对于修行阳魄化身术来说已经够了。

能不能让窦婴老老实实听话,就看新帝‘真假遗诏’的手段是否能奏效。

“灌夫性子鲁莽,有几分宁折不弯”皇太后道:“他是宁可死掉都不会配合的人,但只要加上窦婴就不一样,他肯定会为了讲义气进行配合!”

“可惜了!”

张学舟叹了一声。

“不可惜”皇太后道:“如果窦婴有真才实干,他早就借助陛下登基之初力挽狂澜,而灌夫只适合打正面冲锋战,获胜也就罢了,战败必死,这两人的才干实际上有限,对大汉王朝的益处也有限!”

仿若知晓张学舟在叹息什么,皇太后开口解释。

如果窦婴没持密诏也就罢了,一手王牌在手居然落到丢了丞相职位,皇太后并不觉得这种人死了可惜。

这种性格中的优柔寡断一旦莅临高位,所带来的破坏堪称无可估量。

“王恢也能进行配合测试!”

直到说到自己麾下曾经的大将时,皇太后才惋叹了一声。

王恢几乎是另外一个翻版的窦婴,平素表现极好,但关键时刻缺乏魄力。

而战场上没有那么多反反复复的犯错机会,每一次犯错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诸如皇太后自身同样如此,一次实战就完全验证了成分,她已经不需要再多做尝试。

“陛下培养的将帅之才是卫青,你觉得卫青如何?”皇太后问道。

“我不了解卫青!”

张学舟连连摇头,他的矢口否认引得义妁的针都有微微颤抖。

张学舟没有结盟成势,与诸多官员少有往来,但卫青等人则是例外。

义妁知晓张学舟等人前脚还和卫青夜晚热议,而卫少儿又长期驻守府邸内,也涉及霍去病关系较为亲密,又涉及了后宫的卫夫人屡屡示好,哪怕义妁也被招呼了数次。

正常情况下,义妁觉得张学舟应该举荐卫青。

“陛下几乎将人才都押注在年轻一代的身上,他这种风格非常激进”皇太后道:“当前一些将领有几分不成器,但他们性格成熟,不会参与没有胜率的战争,你有机会一定要多规劝陛下,免得陛下一意孤行酿成大错!”

“陛下文韬武略,行事果断少有人及,陛下所决定之事必然存在道理,太后何必事事忧心,如同这道阳魄化身术,成与不成最终不还是试出来的!”

张学舟并不喜欢插入政治争斗的漩涡。

他举荐卫青没问题,但只要卫青打了败仗就有了问题。

这种举荐对了没什么好处,但举荐错了就存在后续的麻烦。

他不乐意有所拉扯,话题屡屡往阳魄化身术上牵引,显然是很想皇太后成为合格的研究者。

如同他在现实世界中的经历,张学舟同样会将繁琐的研究交给其他人,免得自己闭门造车。

不论郑无空等人,还是皇太后,又或董仲舒、镇元神君等人,这些人无一不是顶尖的人才,也只有这些顶尖人才不断插入其中,张学舟才有综合归纳的可能。

他此时不遗余力推动,又屡屡提及阳魄化身术可能带来的妙处,最终算是让被病痛折磨的皇太后沉浸了进去,转而与张学舟探讨这道儒家四处推广的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