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各方行动(第二更)(1 / 2)

“嘿嘿!”

“你小子到时候比李勇更好拿捏。”杨博就喜欢赵东风这种人。

浑身都是缺点,又喜欢赌博又好色。

而且还对家族部不满。

“用军功把赵东风推起来。”

“然后想办法让赵东风与何家决裂!”

“其实根本不用我想办法,赵东风这种人一旦他成长到一定程度,他自己就会脱离何家!”杨博当然知道赵东风的想法。

现在杨博就等着赵东风出成绩!

杨博先去第二世界溜达了一圈。

然后就回到李约翰的战舰上面。

因为两艘战舰,马上要回卡拉亚邦。

回到卡拉亚邦之后,先把战舰上面所有的材料,放到战舰船坞制造工厂。

然后杨博就准备再让四个海盗团干一票。

战舰船坞制造工厂现在已经开头了,整个工厂就是一个巨大的环形。

到时候战舰会从圆环里面一点一点的生成。

所有的材料都会从这个圆环里面变成战舰上的一部分。

因为李约翰没有能力建立像帝国还有联盟以及联邦那样庞大的封闭式船坞。

但是李约翰的这种战舰船坞的技术要求会更高。

因为李约翰的这种建造技术,就像是战舰的横截面,一点一点的生长出来。

船坞的整体制造技术,还有战舰整体的设计等等技术的整合性更高。

联盟帝国以及联邦之所以要建立封闭式的船坞。

主要是这些船坞不是一个公司建造,而是由多个公司协同合作。

联盟的战舰船坞,动力系统是一家公司,金属材料制造又是一家公司,然后各种其他材料又分别是不同的公司。

船坞的防御系统,船坞的空间位置定位系统。

更别说战舰的各种零部件供应商会更多。

船坞在宇宙当中并不是漂浮状态,而是也有自身的动力系统。

因为只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位置才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地球在公转的时候,从一端到另外一端,差不多有三亿公里。

所以战舰船坞必须要有自己的空间定位系统。

还有战舰船坞上部分能量是依靠太阳能,所以与太阳的距离,也要保持。

传统的在星球轨道上的飞行器,也是需要控制自身的高度。

因为飞行器会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下降,所以下降到一定的距离就要利用推进器返回轨道。

而每个公司又有自己的机器人,又有自己的控制系统,还要兼容船坞的控制系统。

联盟的战舰船坞的供应商超过了四百家。

当然这些供应商给战舰船坞提供的都是特制的系统以及机器人。

虽然是特制的,能够兼容战舰船坞的系统,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系统。

李约翰的这个船坞,只有封闭式船坞的三十分之一大小!

整体成功之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宽板的手镯一样。

杨博把材料卸下之后就储备在太空仓库里面,然后把数据传输到船坞工厂的智能系统。

然后杨博又变成机械师模式,对已经执行的程序继续优化。

杨博自己设计的战舰船坞以及机器人系统还有智能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实际运行与理论都有一些区别。

所以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继续对系统优化。

不管什么系统,运行之后都要优化。

卡拉亚邦星球上的人,得到李约翰还是两艘战舰回来,心里松了一口气。

因为卡拉亚邦上的很多人对于李约翰动不动就带几艘战舰回来,感到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