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哥说了,这年头剧本不那么重要,只要趁着《少林寺》的热乎劲儿快点拍出来,就可以成为一时之经典,区别不大。
所以他犯了难。
魏明无法帮他做决定,于是拍拍彪子的肩膀道:“这个就要你自己做取舍了,到底是牺牲自己,还是牺牲媳妇儿。”
后来彪子回京,跟媳妇儿说了《武林志》的事,两口子一合计,干脆谁也别牺牲,还是牺牲孩子吧。
他们决定把赵子凤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然后彪子去天津拍《武林志》,燕子去湖北拍《武当》,两全其美,他们都卯着劲想要明年一决雌雄呢,这决定了将来谁在上面。
一晃到了国庆节,但剧组没有停工,他们的目标是春节之前完工。
所以紧随其后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魏明自然也无暇参加,虽然去年的同行者都希望他能再来一趟,但能陪他们的只有魏明的新书《舌尖上的中国》。
虽然人不在法兰克福,但魏明在国内也时刻关注着法兰克福的消息。
这次国内的媒体对法兰克福书展的报道也及时了许多。
在书展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九区》、《侏罗纪公园·终结篇》作为魏明今年的三部力作受到了极大的追捧,人们也感慨他的创作精力之旺盛。
《舌尖上的中国》魏明还都配上了照片,还好他有拍照留念的好习惯,让美味变得具体了。
而《第九区》身处全球政治漩涡之中,话题度拉满,在此之前英文图书市场已经卖爆,这次多个译文版权也都高调售出,更是被非洲出版社誉为《新圣经》。
在麦克米伦的最后一部作品其实应该算是《侏罗纪公园3》,因为翻译的问题,比中文版晚了一些,最近才刚刚完成,有前作打底,销量自然不差,起步就是百万起印(包括英美市场)。
而且米高梅即将开拍《侏罗纪公园》,并为此片砸入重金的消息也成了宣传的重点,让世界各国书商趋之若鹜。
只是今年魏明新作不如去年的多年积攒,再加上缺少了正主在现场的影响力,所以魏明想要复刻去年的百万收入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此,站完最后一班岗的梅琳达跟老东家麦克米伦出版社算是和平分手了。
她甚至都等不及回伦敦,在母亲的帮忙筛选下,直接就在法兰克福收购了一家小型英文出版社。
然后转头就给魏明发电报,催促他快点交货,自己已经饥渴难耐了。
这封电报自然落在了魏红手上。
最近魏红跟香港的阿敏通信频繁,经常跑邮局,因为比较关心铁娘子一跪之后自己在香港股市赚了多少。
所以她顺便帮忙收了老哥的电报,并转头寄到了四川。
魏红总觉得大哥跟梅琳达余情未了,回头自己得劝劝他啊,你这样对得起太平山下的周阿敏吗。
收到魏红来信的这天是下雨天,而且下的不合时宜,所以今天休息,魏明正在奋笔疾书进行创作。
不过不是英文,是中文作品,一个话剧本子,当初答应给人艺的。
他这个本子荒诞讽刺的风格倒是有点像马老的《夜谭十记》,但不是发生在西南,而是选择了荒凉的西北。
随信一起来的还有阿敏的第二张专辑,也是第一张正式专辑《初恋·周惠敏》,魏明带着Walkman,把磁带放进去想听听阿敏的声音,顺便也听听辉黄二圣给她打造的新歌。
“咚咚咚~”
“进。”魏明按了暂停。
只见王霏端着晚饭进来,此时雨已经停了,但天也黑了。
“小夏,怎么是你送的,这个冯晓钢今天可是不勤快了。”魏明打趣了一句,平时这种事都是冯晓钢鞍前马后的。
王霏忙道:“冯老师去给您烧水沏茶了,是我主动要来的,魏老师,我想跟你说个事儿。”
“哦,你说。”魏明放下笔,做倾听状。
“我妈妈最近来信,说我爸爸要去香港了,”她补充了一句,“我祖父在香港,他要去照顾祖父。”
这个香港的大人物爷爷曾经是他们家避之不及的话题,她随了妈妈的姓,还改了名字,也是为了跟那边划清界限。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人们对香港可太向往了,而且这种向往不再藏着掖着。
王霏道:“我爸爸说在香港安顿好之后就接我们也过去,你说我们要去吗,那里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
“那有啥不能去的,就当是一场历练了,你看我不也常去香港吗,我有被腐蚀吗。”
王霏小嘴一歪,剧组恨不得顿顿都有肉吃,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点没有,还没被腐蚀呢。
“那以后我可能要改名字了,其实我本名叫王霏,魏老师你记住了。”
魏明:“那以后我叫你王霏吧。”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好几次都差点叫错。
“那王霏同学,明天是你的重头戏,有信心吗。”
王霏小脸严肃地点点头,不就是面无表情吗,自己可太会了。
在钟老师的课堂魅力下,班里学生连续回到学校,只有三个问题学生迟迟不回,一个小草,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陈皮皮。
王霏演的就是倔强的小草,就像这个名字一样,倔强且生命力顽强,作为家里第四个女儿,她原本应该是一个溺婴。
幸好被人发现,又给送了回去,无奈长到这么大,父母又想让她辍学,和其他姐姐一样供养唯一的弟弟耀祖。
她话不多,直接进了砖厂搬砖,赚了一把零票交到父母手上,冷冷问:“我现在可以去上学了吗。”
当然不可以,有的父母是没有怜子之心的,最终还是钟老师出面,才让她重回课堂,并发掘了她的好嗓子。
魏明打算让王霏自己给自己配音,她的嗓音是很有特点的。
表了决心后,王霏刚要走,看到桌子上一盒磁带的外包装,封面是一个很漂亮,很洋气的女孩,她又走不动了。
“魏老师,这是香港来的歌吗?”
魏明笑道:“明天你好好表现,我就让你听。”
“嗯,好的!”
她一走,魏明调低声音,自己听了起来,黄霑顾嘉辉这次给阿敏写了一首魏明没听过的歌,叫《喜欢你》。
不是Beyond的那个《黑凤梨》,而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很适合阿敏嗓音和风格的小情歌。
魏明确定这应该是一首原本并不存在的歌曲,否则这么好听自己前世不可能没听说过。
看来确实算是量身打造,用了心的。
虽然自己抄了一些作品,但也激发其他音乐人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加起来比前世的好歌更多,于歌迷来说,自己还真是功德无量呢。
魏明心情大好地一边听歌,一边给小红回信。
自己一直惦记着给新公司写一部作品,只不过来四川之前没写完,最近才刚刚完成。
“小红,你打开我那台电脑,从桌子上找到一盒软盘……”
魏明指导着,让小红把之前写的存稿转移并打印出来,加上自己手上这部分英文手稿,就是新的全部内容了。
一盒5.25英寸的软盘空间有1.2M,魏明不仅写了多版本中篇英文,还有一些其他英文创意的开头。
当魏红打开之后,忍不住目瞪口呆,虽然大部分故事都只是一个名字,少数会有一些剧情梗概,但几十个故事,亲爱的大兄这脑子也太灵光了吧!
这要是全都写出来,这辈子估计都要过去了吧!
把英文稿件打印出来后,加上手写稿件,魏红一并寄到了梅琳达在伦敦的住处。
梅琳达也没有完全指望魏明,梦工厂出版社成立后,她当即把手下人都撒了出去,并利用自己从前的人脉寻找合适的作者和作品。
她甚至还跑了一趟美国,跟唐人出版公司的龚必扬达成合作,互通彼此的欧洲和北美渠道。
这样魏明的作品可以更加轻易地进入北美市场。
当她从美国翻回来的时候,魏红的海外包裹也到了。
打开之后,看到打印稿和手写稿都有,摸了摸厚度,一个中篇的量。
魏明在首页写道:“建议做成绘本。”
看来是写给小朋友们的故事,这是梅琳达的强项。
但故事的主角是成年人,一个倒霉的博物馆保安~
……
(昨日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