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国产支奴干(2 / 2)

相比于从零开始的汽车工厂,航空机械厂没有实现唐文要求的2S标准化管理,规划有些杂乱和拥挤,但考察组依然看到了不一般的东西:

占满半层楼的恒温空调机房里是从海外高价购买的IBM服务器,所有办公人员的桌面上都按照当下顶流配置配备PC,随时都在进行模拟计算。

从香江找门路弄来的多轴高精度机床被安置在汽车厂房一侧,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为航空服务,大部分都是敏感目录中的型号。

但最让人感慨的还是这里的工作氛围——不算吵闹,但一切都井井有条,每个人都在以最高的速率运转着,只有偶尔发现考察组有熟面孔时才打个招呼。

当参观完一栋建筑后,考察组有人忽然发现外面有一大片宽广的停车场,一排排很新的汽车停靠在一起,不禁问道:

“那些都是汉马S9吧?工厂生产出来的新车都放在这里?”

陪同的常布斯愣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

“呃,那是航空机械厂、和汽车厂职员的停车场。”

“停车场?私人汽车?”

问话的人立刻转过头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那起码有上百辆小汽车。

连带整个考察组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也不信。

常布斯却是解释:

“盖金体系内行政职员和技术职员各自有评级,F级主管或者G级高级工程师及以上都有配车资格,或者享受内部折扣免息分期贷款购车。

这类职员起码有200人以上,但现在产能严重不足,所以只给高级人员先优先配备一部分,其他人得排队到年后才行。”

“高级工程师怎么评定?”

对于这个问题常布斯想了想,随便指向一人后道:

“起码是直辖市或者省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以上吧。”

“那岂不是顶多科级?!”

好吧,现在他们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人工作如此上劲了。

在当天晚上的接风宴上,常布斯又成功和考察组里的两位熟人联络一番,显然是要将其纳入自己的队伍中。

第二天,唐文回到鹅城时就看到老张咬牙切齿的迎接自己:

“唐总裁,你们也太厉害了,我们来一趟还得丢下几个人。”

“咳咳,这叫自由择业嘛……”

唐文快速略过这个话题,又去亲眼目睹了GZ20的技术验证机。

不可否认它的做工和细节都很粗糙,但带给他的意义远远不同:

这是依靠本世界线自己的力量所弄出的“先进”产物,而不是神奇的魔法造物。

再花一些功夫,GZ20一定不会比支奴干差,甚至将变得更好。

感慨之余他发现老张暗暗戳了戳他,眼神示意考察团中某几个脸色很别扭的人,看上去既高兴又不高兴的样子。

“那是倡飞的所长,去年他们重新评估后还是放弃了直17,认为技术较为落后继续去搞直8,不过实际上是他们的资源只够支撑一个项目。”

唐文:“超黄蜂的技术确实比支奴干更先进,不过支奴干有独特的应用场景。”

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支奴干的舞台正是高原。

这次考察组里来了足足6名老陆,意图显而易见。

去年国内再次放弃仿制CH47后,唐文还试图出售一批造船厂制造的CH47C,结果送了4架试用款就没了下文。

原因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出于对其来源的顾虑,害怕盖金“走私”被发现。

现在却不一样了,GZ20不是支奴干,这是没有限购、没有来源顾虑、价格还优惠的国产直升机!

当问及性能时,常布斯的回答是:

“CH47C本身都是很多年前的东西了,我们为了速度和可靠性关键部分都基本仿制没动,但机体通过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降低了5%的空重,比CH47C稍微轻一些更灵活,机舱尺寸和最大重量、升限基本相同。

我已经想好了量产确定后的深度改进计划,直接对标最新的CH47E。”

“不用E,C就好了,C就够好了!”

听到能与CH47C持平时几个老陆就喜不自胜,然后似乎想到什么似的咬着牙恨恨说道:

“海军这两年又是战列舰又是航母,奶奶的我们弄个陆航团不过分吧?”

身旁的人使劲点头,张口就已经想好了规划:

“12架运输人员装备,6架吊火炮、补给投放8架,空中救援4架,4架备份……再来2架改改当预警机,36架刚刚好!”

“一个怎么够,来两个,干脆编个空中突击旅!”

本来以原世界线情况98年的老陆穷的荡气回肠,别说新装备连新鞋都做不到大批更换。

但由于此时海军力量膨胀上面为了平衡三军不得不也相应提一些,但终归还是老陆最苦。

现在可让后者逮到了机会:直升机比苏27、战列舰都便宜多了,上面总不能一直偏心吧!

就连在场的海空军也无话可说,相比起他们动辄天文数字的花销,要两个陆航团还真不过分。

对GZ20获得订单唐文也很高兴,毕竟这和MD11不一样有民航接盘,GZ20天生的客户就是军方,电网或者应急救援的需求不会很多。

这笔订单对盖金的航空业成长很重要,而且有了直升机,洪灾的时候……

唐文又记起了今年的大水,大概要等6月份才出现征兆。

不过现在刚好第三舰队阴差阳错展现了人造气象武器的技术,是否可以用这个名义提前警告气象局?

提前半年太惊悚,但即使只提前半个月,当那场决定性的气旋形成之时给予警告,都能避免天文数字的损失。

差不多该为洪灾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