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回归(1 / 2)

“所有设备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杭州,量子脑机实验室里,戴着眼镜的男人郑重地向林序发出了信号。

“实验可以立刻开始-——或者说,这已经不能算是实验了。”

“这是正式的项目启动,我们很可能没有第二次机会。”

“所以,您需要决定,是否要立刻执行。”

“立刻执行。”

林序回答得没有任何犹豫,但在他命令下达的瞬间,承担着现场指挥职责的中年男人,却仿佛陷入了犹豫。

他抬起手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停顿片刻后,突然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紧接着,他开口说道:

“林序同志,如果您允许的话.”

“我们能不能将这次实验,延迟半个小时?”

“延迟?”

林序疑惑地看向男人。

这是第一次、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次,他下达的命令被拖延。

而在目前相当紧迫的局势下,这样的拖延显然是难以理解的。

除非,他真的有一个足够好的理由。

林序的目光在男人的脸上逡巡,而男人则是用近乎“祈求”的语气,继续争取着说道:

“林序同志,我只需要半个小时。”

“项目一定会继续进行,但是在它开始之前,我想要把我的想法”

“跟您完全讲清楚。”

“另一方面,麻醉效果还没有消退,从电信号情况来看,被试对象的意识还没有恢复到最完美的状态。”

“我们可以等等-——相信我,在这半小时内,我想要跟你说的事情非常重要。”

“好。”

林序终于点头。

他指向一旁的办公室,随后说道:

“你只有半小时,我希望你能利用好这半小时。”

“没问题。”

男人重重吐出一口气。

他迫不及待地走向办公室为林序开门,在林序走进房间之后,他又用眼神示意其他人员在门外暂时等待。

得到林序的许可之后,秦风带着众人停在了门口。

而男人则是轻轻关上了门,但并没有上锁。

这样的“隔离”更像是某种“形式”。

他并不是真的要把其他人关在门外,他只是想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环境。

而这也在暗示着,他将要说出来的事情

或许并不是那么地“正面”。

林序坐在沙发上,男人直直地站着。

林序向他招了招手,他才走到沙发上坐下。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他开口说道:

“林序同志,之所以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打断实验,是因为我刚刚意识到,这个实验带来的后果,或许远远超过我们此前预期的后果。”

“你是说缺陷部分?”

林序皱眉问道:

“你是在担心,把秦士忠的‘人格’发送到高维空间后,会造成不可控的‘主动性’影响?”

“不。”

男人郑重摇头。

“恰恰相反。”

他回答道:

“我认为,所谓的后果,恰恰是因为主动性的缺失。”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几个不同的阶段,从古典条件反射阶段,到操作性条件反射阶段,再到社会学习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在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但是,在行为学中,有一个公认的、确定的逻辑。”

“那就是,所有该学派的学者都认为,人类的大脑是一个不可认知、也不必要被认知的黑箱。”

“而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要观察输入、输出的结果而已。”

“这是我们接下来的讨论的基础。”

说到这里,男人稍稍停顿了片刻,确认林序能够理解之后,他才继续说道:

“但在行为学之外,人类正在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去真正认知人脑、真正去认知‘意识’、真正去认知人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我们创造了生物物理学、精神分析学、甚至引入量子物理,尝试去解释人类的意识活动。”

“这一切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能搞清楚,‘意识’、或者‘自由意志’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的进度很慢,但无论如何,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可现在”

“当量子级脑机诞生之后,我们的努力,将会被彻底摧毁。”

“摧毁?”

林序不明所以地看着对面的男人,随后问道:

“难道不是.推动?”

“不。”

男人深吸一口气,摇头回答道:

“我们此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项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彻底放弃了对人脑、对意识的‘解析’。”

“就像你说的,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真正解析秦士忠的真实想法,我们只是在复制他。”

“而这将会导致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对人脑的研究,将会完全回退到‘黑箱阶段’。”

“如果说经典行为学理论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将人脑和意识当作黑箱来处理,那么量子级脑机则是.”

“主动性地制造黑箱,主动将内部最底层的逻辑彻底封存。”

“我们不会再去关注那些复杂的逻辑,我们不会再去尝试解开人脑中的那个混沌系统。”

“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捷径。”

“我们找到了一条最简单的、预测输入和输出之间关联的捷径。”

“这将是一场颠覆文明根基的范式革命自我的概念会消亡,自由意志会被判处死刑,社会结构将会全面崩塌”

“我的意思是,即便这项技术没有实际被应用,仅仅是它的存在,也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所以.”

说到这里,男人终于进入了最重要的部分。

他直视着林序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里的一切,绝对不能被以任何形式泄露出去。”

“但由于我们前期的疏漏.不,不能说是疏漏。”

“或许是因为,在最终抵达起跑线之前,我们永远都没办法看到跑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

“所以,这次实验必须是失败的。”

“我需要一个新的预案,来确保这个实验失败.”

“林序同志,您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林序终于明白对方要说什么了。

这一切,确实就如他所说的一样,一旦这项技术落地应用,带来的必然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