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秦王出面解危机(一)(1 / 2)

时值深秋,长安城外的渭水早已结起薄冰,寒风卷着枯叶在官道上打着旋儿,像是在诉说着这乱世里的无常。萧琰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将怀中的书卷又往内拢了拢,脚步匆匆地往城内赶。他本是江南书生,为求功名,三个月前辞别家乡,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可如今科举在即,他却连个安稳的住处都还没寻到。

萧琰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为百姓谋福祉。可长安不比江南,这里的繁华之下藏着太多的暗流涌动,权贵当道,寒门子弟想要出头,难如登天。这些日子,他只能在城外的破庙里暂且栖身,白日里去书坊帮工换些银钱,夜晚便借着微弱的月光苦读。

这天傍晚,萧琰从书坊出来,刚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心中一紧,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可还没等他走出巷子,就被几个手持棍棒的壮汉拦住了去路。

“小子,站住!” 为首的壮汉满脸横肉,眼神凶狠地盯着萧琰,“听说你最近在书坊里嚼舌根,说我们家老爷的坏话?”

萧琰一愣,他平日里谨言慎行,从未与人结怨,更别说议论什么权贵了。他定了定神,拱手道:“这位大哥,想必是误会了,在下从未议论过任何人,还请你们明察。”

“误会?” 壮汉冷笑一声,“我们家老爷说了,像你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穷书生,就该好好教训一顿,让你知道在长安城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话音刚落,几个壮汉便挥舞着棍棒朝萧琰打来。

萧琰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他只能抱着怀中的书卷,狼狈地躲闪着。可小巷狭窄,他很快就被逼到了墙角,眼看一根棍棒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巷口传来,紧接着,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响起:“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长安城内行凶伤人,眼里还有王法吗?”

几个壮汉听到声音,动作顿时停了下来,纷纷转头朝巷口望去。萧琰也缓缓睁开眼睛,只见巷口处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马车旁立着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那男子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俊朗,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一股威严之气,让人不敢直视。

为首的壮汉显然也有些忌惮,可想到自家老爷的势力,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们是张府的人,教训这个不知好歹的穷书生,与你无关,识相的就赶紧滚开!”

“张府?” 男子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是户部尚书张大人府上的人?”

“正是!” 壮汉以为男子怕了,语气愈发嚣张,“小子,我劝你别多管闲事,不然我们家老爷怪罪下来,你可担待不起!”

男子没有理会壮汉的威胁,而是缓步走到萧琰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没事吧?”

萧琰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长衫,拱手道:“多谢公子出手相救,在下无碍。”

“那就好。” 男子点点头,转头看向那几个壮汉,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张大人身为朝廷命官,本该以身作则,约束下人,可你们却仗着他的权势,在城外行凶伤人,简直是无法无天!今日我若不教训你们一番,你们恐怕还不知道何为规矩!”

话音刚落,男子身后的几个侍卫便立刻上前,将那几个壮汉团团围住。那些壮汉见状,顿时慌了神,可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被侍卫们打得鼻青脸肿,哭爹喊娘。

为首的壮汉被打得趴在地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他哆哆嗦嗦地说道:“公子饶命,公子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了!”

男子冷哼一声,说道:“今日暂且饶了你们,若再让我看到你们为非作歹,定不轻饶!还不快滚!”

几个壮汉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小巷。

危机解除,萧琰再次向男子拱手道谢:“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在下萧琰,不知公子高姓大名,日后也好报答。”

男子看着萧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姓赵,单名一个顿字,你不必放在心上。”

萧琰心中一动,“赵顿” 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可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来。他正欲再问,却见赵顿转身对身后的侍卫吩咐道:“把他扶上马车,先带回府中休息。”

侍卫应声上前,萧琰连忙说道:“赵公子,不必麻烦了,在下自己回去就好。”

赵顿摆了摆手,说道:“天色已晚,城外不安全,你一个书生独自回去,我不放心。再说,我还有些事情想问问你,你就随我来吧。”

萧琰见赵顿态度坚决,也不好再推辞,只好跟着侍卫上了马车。

马车行驶得很平稳,车厢内铺着柔软的锦缎,角落里还燃着一个小巧的暖炉,驱散了深秋的寒意。萧琰坐在马车里,心中满是疑惑,这个赵顿究竟是什么人?他不仅能轻易震慑住张府的人,还拥有如此奢华的马车和众多侍卫,身份定然不简单。

没过多久,马车便停在了一座宏伟的府邸门前。萧琰跟着赵顿下了马车,抬头望去,只见府邸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金匾,上面写着 “秦王府” 三个大字。

萧琰心中大惊,他终于想起了 “赵顿” 这个名字。传闻秦王李顿是当今圣上的弟弟,手握重兵,战功赫赫,在朝中威望极高。只是秦王一直以 “赵顿” 为化名,在民间行走,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没想到自己今日竟然遇到了秦王,还得到了他的出手相救。

萧琰连忙跪下,恭敬地说道:“草民萧琰,参见秦王殿下!方才不知殿下身份,多有冒犯,还望殿下恕罪!”

李顿连忙上前扶起萧琰,笑着说道:“萧先生不必多礼,我既然用了化名,便是不想让人知道我的身份。今日之事,纯属巧合,你不必放在心上。”

说着,李顿便带着萧琰走进了王府。王府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处处都透着一股皇家的气派。萧琰跟在李顿身后,心中既紧张又好奇。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走进秦王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