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滤镜这种东西……(2 / 2)

如今高卢人的总动员令已在9月1日宣布。

条约还进一步规定,“一旦阿斯加德以主力进攻沙华,高卢将从高卢总动员开始后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阿斯加德发动攻势”。

当初沙华副参谋总长雅克林上校问到高卢能够派出多少部队参加这一大规模的进攻时,对面的甘里林将军曾经告诉他,高卢届时大约可以派出35个到38个师。

于是,就在沙华人做着跟高卢东西夹击干掉阿斯加德人的美梦时,奇葩的名场面出现了。

按照列强报纸的说法,那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高卢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阿斯加德师,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英勇的沙华人被人消灭了。”

从1号开始,阿斯加德的【镰刀行动】,四天之内杀入沙华200公里,把沙华人彻底打懵了。

一边是世上再现高斯基在大草原上【闪电战】的战法,一边是高卢人充分发挥‘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高尚风格。

也难怪打了几天之后,眼看高卢和布里塔尼亚都没开启全面战争动员,欧罗巴各大主流报纸画风剧变,媒体人开始把这场战争称之为【静坐战争】,又或者是【假战争】。

那么,康斯坦丁皇帝的军队在干什么?

怎么说呢?

小拉不算拉胯。

拉乌尔山以西三大选帝侯集结了两千门大炮,对沙华边境守军狂轰滥炸。

这是没办法的事。

沙华人历来忌惮拉西亚人,以至于停战的过程中,他们就没少在边境上自己那边造碉堡。

成千上万的钢筋水泥碉堡构成的防线,加上沙华东部山地多,这成了严重阻碍拉西亚帝国大军前进的绊脚石。

只要有点脑子的指挥官就不会像上次欧罗巴大战那样,用人命去消耗对方的机枪子弹。

这种中规中矩的打法,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这里有一个比较搞笑的插曲,那就是康斯坦丁麾下的指挥官发现,有部分沙华人的碉堡过于坚固,连150毫米榴弹炮都摧毁不了。他们开始打报告去上头,试探性询问是否能申请从伯利亚那边买或者借用最近名声大噪的【安德烈之锤】。

如果可以的话,能借调伯利亚人的356毫米列车炮就更爽了。

果然,这消息就让皇帝很没面子。

他怒斥道:“难道我的将军没有了大口径重炮就不会打仗了吗?”

下面的将军收到回复后秒懂:啊!不行就用人命去填是吧?知道了。

说真的,拉乌尔山以西三大选帝侯的军队依然是旧帝国时期的作风,将领和军官都不把人命当一回事,抚恤金也约等于无。

按理说这样下去,没多久全世界就会知道康斯坦丁的部队有多拉胯。

搞笑的一幕再次发生——

沙华西线阿斯加德南方集团军参谋长曼斯坦实在太能打了,他彻底打乱了沙华人的计划,昏了头的沙华人居然从东线抽调兵力去回防。

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东线的崩溃。

拉西亚大军成功突破,反过来包了东线一部分沙华步兵师的饺子。

不知内情的奥丁三世知道后,罕有地赞叹:“看来,貌似腐朽的拉西亚帝国还是有点战斗力的。”

滤镜这玩意就是如此离谱。

没办法,安德烈的胜利光环太耀眼了,以至于谁都会本能地把康斯坦丁的军队也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