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把豌豆架的藤蔓浸得发沉,风一吹,水珠顺着卷须往下滴,砸在萝卜地的棚布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谁在轻轻叩门。黄鼬是第一个发现异常的——它蹲在棚子东侧的竹架旁,鼻尖贴着布缝往里瞅,小爪子不安地扒着土,时不时“唧唧”叫两声,声音里带着点急意。

林砚刚把陶壶装满井水,听见黄鼬的叫声就快步走过来。她掀开布角的瞬间,目光就被那根长真叶的萝卜芽吸引——新冒的真叶边缘泛着浅黄,不像正常的翠绿,叶尖还微微卷曲,像是没吃饱养分。她立刻调出末日农场系统的作物检测功能,淡蓝色的光扫过芽和周围的土,面板上跳出清晰的提示。

【萝卜芽真叶发育轻度受阻,土壤氮元素含量18mg/kg(正常需30mg/kg),无病虫害,需补充低浓度氮肥】

“是缺氮了,真叶才发黄。”林砚直起身,对刚过来的陈溪说,“得调点淡氮肥,用腐熟的豆饼水怎么样?之前你说过这个肥劲温和,不会烧根。”

陈溪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发黄的真叶,叶片柔软却没蔫,松了口气:“豆饼水刚好,我昨天就泡上了,在灶房的陶缸里,泡了一天一夜,浓度刚好。就是得注意量,一次不能浇太多,围着芽根浇一圈就行,让养分慢慢渗下去。”

张梅抱着育苗本跑过来,手指在“真叶期”那页快速记录:“缺氮、补豆饼水、量要少”,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不少,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叶子图案,用炭笔在边缘涂了点黄,标注“注意发黄”。她抬头时,看见黄鼬正叼着片新鲜的豌豆叶往棚子方向跑,显然是想给萝卜芽“送吃的”,赶紧拦住:“黄鼬,这个芽不能吃豌豆叶,等补了肥就会好的,咱们先去拿豆饼水。”

黄鼬停下脚步,小脑袋歪了歪,把豌豆叶放在田埂上,又跟着张梅往灶房跑,爪子踩过带露的草叶,溅起的水珠沾在绒毛上,像撒了把碎钻。

苏野没跟着去,她指尖的淡蓝微光顺着布缝探进棚子,仔细扫过每一根萝卜芽:“除了这根真叶发黄,其他的都健康,有两根刚冒的芽尖也快展豆瓣了。棚子北侧的竹条有点松,等会儿补完肥得用铁丝再绑一圈,昨晚的风把土吹得有点实,还得松松土。”

她蹲在棚子旁,用手指轻轻扒开芽周围的土,动作轻得像怕碰断根:“土有点板结,松到半寸深就行,刚好能让空气进去,又不影响根系。”

林砚跟着一起松土,指尖能感觉到土里的细根——已经扎得比之前深,顺着土缝蔓延,像无数条细小的白丝线,紧紧抓着泥土。她特意避开根须密集的地方,只松板结的表层土:“系统提示松土后能提升20%的养分吸收效率,等会儿浇豆饼水效果会更好。”

陈溪和张梅端着豆饼水回来时,松土刚好完成。陈溪手里的陶碗里装着浅褐色的豆饼水,还飘着点细碎的豆渣,散发着淡淡的发酵香味:“豆渣别捞掉,埋在土里能慢慢腐熟,持续补肥,比单纯浇水管用。”

她蹲在发黄的真叶旁,先用小勺子舀了点豆饼水,沿着芽根的土缝慢慢浇,豆渣顺着水流渗进去,刚好落在根须周围:“这样养分能精准到根,不会浪费,也不会溅到叶片上。”

张梅学着陈溪的样子,给其他萝卜芽也浇了点豆饼水,每浇完一棵就用育苗本记一笔:“第一棵补肥、第二棵补肥……”生怕漏了哪棵。黄鼬则蹲在旁边,盯着豆饼水渗进土里的痕迹,时不时用爪子轻轻扒拉两下土,帮着把豆渣埋得更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