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纳克把徐铭的话悉数听进耳中,此刻整个人的心情却显得有些复杂。
正常来说,世界上的顶级数学专家,所擅长的领域往往涉及多个数学分支,能够将其中理论互相串联,徐铭选择放弃数论改研究代数几何,尝试完善格罗滕迪克构建的平展上同调体系,这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何况此研究方向,还涉及到千禧年大奖难题,霍奇猜想的证明。
如果能够将其解决,便为代数几何与拓扑学,构建出互相连接的桥梁。
有助于数学研究的发展。
甚至具体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价值还要高于数论。
不过眼下所面临的情况是,纵使徐铭提出一项可行的平展上同调完善理论,但真正证明起来照样不会容易。
特别是霍奇猜想相关的问题。
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以及最重要灵感,才有可能将猜想变为定理。
如此可以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很难再见到徐铭的数学成果论文。
原本还打算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数学年刊影响力。
脑海里大量念头快速闪过,萨纳克叹了口气,刚想继续发言却被旁边的卡茨给打断。
“你的离开对数论界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损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机会,能再看到你发表新的论文。”
徐铭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下秒故作神秘回应。
“不会太久。”
“我想我很快就会发表新的论文。”
完善平展上同调体系不假,但他同样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进行了改造,肯定要先着手进行,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以及撰写相关论文。
萨纳克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猛地一亮,惊喜之下连忙脱口询问一句。
“是对哪方面的研究?”
“具体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徐铭点点头卖了关子。
毕竟眼下只是改造好了筛法工具,具体的证明步骤和结果仍要花些精力。
而萨纳克得到回答,倒也没有追问,他只要确定这篇论文的存在就行。
本以为徐铭暂时写不出论文,结果竟峰回路转。
整个人脸上的表情顿时现出喜色。
“那实在是太好了,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我已经开始期待起来。”卡茨接过话茬附和,同样堆出灿烂的笑容。
……
田纲和张鲁平等国内数学家,在走过来之前,私下进行了相应的交流。
其核心目标就只有一个,那便是支持徐铭的决定。
尽管没有想到,徐铭会突然研究代数几何,放弃自己所擅长的数论,但既然有了一定的方向,国内数学界这边肯定要全力配合支持。
毕竟单论徐铭在数学上取得的成绩,国内可再找不到第二个数学天才。
于是近前停下脚步,谁都没再去提数论的事。
待看到徐铭和萨纳克的谈话结束,当即趁着空隙拿到话题主动权。
“好样的。”
“代数几何虽然不是你擅长的,但这么快便能找到平展上同调体系的优化方向,相信你照样可以做出突破性的数学学术成果。”
“至于数论,放弃就放弃吧。”
“院里无条件支持你。”
张鲁平率先搭话,说到后面不忘伸手拍向徐铭肩膀。
眼中满是鼓励。
徐铭听完则不由一怔,心想自己啥时候说,要直接放弃研究数论了。
哥德巴赫猜想都还没彻底解决呢。
然刚想开口解释,却又被旁边的田纲给打断。
“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也一样,有什么需求尽管提,你现在也算是中心的研究员。”
面对这种情况,徐铭眼下也不想过多回应,打算等大会结束后再详细交谈。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视野中又出现几道身影,走在前面的正是联盟主席洛瓦茨和法尔格。
忙礼貌性打起招呼叫人。
“洛瓦茨教授。”
“你的报告很精彩,平展上同调存在的缺陷,对格罗滕迪克教授而言是一项很遗憾的事情,我很期待能看到你将此体系完善增强。”洛瓦茨对报告内容给出极高的评价。
显然他对报告中提到的一些理论猜想,比较的认可。
“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完善。”
徐铭听完这番话,没有任何迟疑,立刻便脱口回答。
洛瓦茨则未过多逗留,随即点了点头,就直接转身离开去听下一场报告。
倒是法尔格依旧顿着脚步,最后多补充一句。
“没想到你真的走出了数论舒适区,并且选择代数几何作为新的研究领域,在这点上确实值得钦佩。”
“不过你不应该去研究霍奇猜想,这只会白白消耗你的精力和对数学的激情。”
“还是尽早更换方向吧。”
法尔格不认为徐铭能在霍奇猜想上有建树,毕竟从数论转到代数几何,刚开始就要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怎么看都显得不靠谱。
到时候真正意识到霍奇猜想的难度,与先前研究数论时的状态相比,势必会产生比较大的前后割裂感。
徐铭对于法尔格的话,则完全不在意。
放在之前贸然去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可能会比较受挫需投入巨大精力。
但眼下他在平时研究其它课题时,脑海中能时不时迸发碰撞出灵感,对于证明霍奇猜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今天报告会上,提出的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便是最好的说明。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一脸镇定自信回道:
“感谢法尔格教授您对我的建议,不过大家如果都不去尝试证明这些难题,又如何推动数学界的发展。”
法尔格一言不发径直离开。
接下来的时间,随着其他人的报告陆续开始,会场才算又重新安静下来。
……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国际数学家大会历年传统,开幕之后往往要持续数天时间。
徐铭结束完自己的一小时报告,加上后面又没有其他感兴趣的报告,自然没必要继续在这里逗留,最终同导师和田纲院士商议之后,决定先行离开返回燕京大学。
至于邱诚桐带队的箐华数学科学中心方面,则暂时留下来多待上几天。
不过晚上的时候,徐铭还是受邀参加了,挪威科学院院士霍尔登组织的小型交流会。
其中出席的还包括舒尔茨陶哲轩等熟人。
且并非讨论数论,而是探讨霍奇猜想新方向可行性。
而就在这个时候,国内正处于下班时间,网上在线活跃的人数尤为的多。
大家上午刚看到徐铭获得陈省身奖,还是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东方数学家设立的奖项,心中感到无比骄傲之下对此事的关注度再次提高,以至于使得下午的报告内容刚被国内官方媒体报道,便引起大家的踊跃查看。
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内容,却知晓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名气。
看到徐铭首次没有报告数论相关研究,反而选择了霍奇猜想之后,第一时间便对相关话题参与讨论。
“这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有点意外啊,居然选择了代数几何中的上同调体系,难道是真的想证明霍奇猜想。”
“感觉有点牛啊!”
“真要是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在数学界徐教授就是最权威的那个,到时候菲尔兹奖都是可有可无。”
“千禧年大奖难题可不是孪生素数能碰的,感觉没有多少希望能解决,还不如继续在数论领域挖掘先把国际上的数学奖项给全拿一遍。”
“该不会徐神对霍奇猜想已经有把握了吧,所以才在大会上公开提出来。”
“来个数学博士讲一下,徐教授的报告很厉害吗?”
“数学博士表示很难全看懂,简单来说就是徐神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许能用于对霍奇猜想的证明。”
“大家不用担心,真要是感觉到难度,徐教授会自己放弃研究的。”
“说不定徐教授真的能创造奇迹,成为国内首个证明世界难题的数学大师。”
……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