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父子俩的忧虑。(1 / 2)

“什么?你竟然要让周老栓的一团留守,而让三团跟你去洛阳?”书房内,刘鼎山一脸惊愕地看着儿子刘镇庭,仿佛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手中的作战报告也被紧紧攥住,似乎很难理解儿子这个决定。

刘镇庭站在父亲面前,表情严肃而认真。

他毫不退缩地迎上父亲的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爹。”

刘鼎山把作战报告随手拍到了桌子上,眉头紧紧皱起,他对儿子的这个安排显然有些不满。

略微迟疑了一下,他还是开口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三团的大部分官兵都是军校生和新兵,他们甚至连血都没见过,你就不担心他们上了战场会掉出了岔子?”

面对父亲的质疑,刘镇庭并没有显得慌乱,反而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解释道:“爹,您放心吧。三团可是我和表哥一手训练出来的,他们的战斗力绝对不会比那些老兵差。”

“唯一欠缺的,也就是实战经验了。”

“这次正好是个机会,让他们拉出去见见血,积累一些实战经验。”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且,他们早晚都要上战场的,这时候不把他们拉上去练练,等真正遇到大仗、硬仗的时候,他们怎么再出岔子,还怎么挽回?到时候,我们投入的这么多钱不就都白花了吗?”

刘鼎山心里很清楚儿子所言不假,但他内心仍有自己的担忧。

他凝视着儿子那自信满满的面庞,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哎,我并非担忧此事。”

刘镇庭自然明白父亲的顾虑所在,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

然后,直言不讳地道出了父亲心中的忧虑:“爹,我知道您所忧虑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担心侯啸天有变罢了。”

刘鼎山略微惊讶的看了眼儿子,没想到自己儿子年纪轻轻的,连这个也能考虑到。

不过,他倒是没把事情想的那么坏,缓缓说道:“有变倒不至于,我对他这个人还是颇为了解的。我真正担心的是,一旦上了战场,他可能会不听从你的指挥。”

刘鼎山稍作停顿,接着又补充道:“毕竟,你这是首次领兵,我又不在你身边,我手下那些老部下对你未必信服。”

接着,站起身背着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着。

“战争可不像校场那般简单,输了还能重来。”刘鼎山的语气越发凝重,“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整场战役的溃败。”

最后,刘鼎山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说道:“我之所以让你将三团留下,带上一团和二团,是因为你周大叔这人重情义!肯定会看在我的情面上,听从你的安排。”

说着,忧心忡忡的看着儿子,对他说:“这侯啸天就不一样了,当初投靠我之前,就是个草头王。”

“打仗、玩命,确实没的说。”

“可在投靠我之后,我俩虽然是上下级关系,可是这小子的队伍,一直都是他自己带着的。”

“如果不是我对他还算可以,也许,这小子早自立门户了。”

“现在,你虽然给他手下掺了沙子,可是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部下。真要上了战场,肯定还是他说了算。”

其实,父子俩都知道侯啸天是个变数,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以,根本不敢考虑让侯啸天留守。

毕竟,仗打败了,嵩县城还在就可以重头再来。

可要是嵩县城没了,根基可就伤了!

本来,按照刘镇庭的计划,慢慢的将侯啸天、周老栓手下的军官交流到其他部队,之后全都换成军校生。

或者,等他们俩谁哪天要是撑不住了,主动挑头闹事,到时候直接把他们的团长位置给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