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21岁的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1 / 2)

听了父亲倒出一肚子苦水后,刘镇庭当即就有了主意。

毕竟,作为穿越人士,他手里还有一部可以看小说的手机呢。

这段时间,每天睡觉前都会寻找点民国题材的小说看看。

像他父亲遇到的这种情况,刚好就有个例子可以照搬。

就比如,现在的河南省主席、未来的山东王——韩复榘。

韩复榘一到山东,立刻拿贪腐的旧官吏开刀。

甚至当众枪毙税务局长、县长。他强调:“贪一块钱,我砍你脑壳!”

此举,震撼官场。

对抵制政令、勾结前政权(如张宗昌残余)的士绅,直接派兵抄家或秘密处决。

毕竟,这年头,枪在谁手里,谁才有话语权。

杀一批!打一批!再拉一批!迅速就可以树立权威,保证这些人不敢再阳奉阴违。

听了儿子的提议后,刘鼎山当即拍手叫好。

并且,打算马上就按儿子说的这么办。

至于军校的事,是洛阳本来就有个军校,是冯奉先一手创建的。

学校规模一度达千余人,编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专业大队,学员多来自河南、陕西等地的知识青年。

因反蒋失败,该校随西北军势力衰退而解散。

但是,根据刘镇庭从李汉章那里得知,很多教官就是洛阳本地人,或者解散后没有跟着去陕西,就留在了洛阳。

于是,刘镇庭就心动了。

不管什么时候,部队最缺不是兵,而是基层的军官!

基层军官是最重要的,只要他们发挥的好,马上就可以把兵带好。

刘镇庭前世本就是一名退休军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刘鼎山部队的情况,与其到处招徕人才,不如自己培养人才。

而且,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在河南扎根发展,早点开办军校对以后的帮助会更大。

于是,刘镇庭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听了儿子的提议,刘鼎山兴奋地一拍大腿,他咧着嘴对儿子赞不绝口:“好啊!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东北的张大帅,不就有个东北讲武堂吗?那咱们自己建个洛阳军校,也是应该的!”

刘镇庭笑着点点头,继续讲道:“是的,爹,有了咱们自己的军校,到时候就不愁没有基层军官了。”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刘鼎山的眉头又紧紧地皱了起来。

只见他苦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不过,这办军校可是需要大笔资金的啊!咱们这里又没有什么税收,每个月光是军饷和人吃马嚼的费用,就得花出去好多大洋呢!”

接着,他又忧心忡忡地补充道:“这要是再办个军校,更加就入不敷出了!”

刘镇庭却一点也不犯愁,连忙拍着胸脯,对父亲说道:“爹,您别担心,钱的事我来搞定就行!”

现在,嵩县的化工厂已经改好了,洗发水和沐浴露已经可以开始批量制造了。

等洛阳形势稳定后,刘镇庭还要去一趟上海。

上一次,光是卖香皂,就换来一条步枪生产线和大批军火。

而礼和洋行从他这里买的香皂,据说在欧洲市场卖的特别好。

听项老板说,上海那边的几个洋行,都在想办法联系自己,要跟他做生意。

自己要是带着洗发水和沐浴露过去,不得让他们激动死。

到时候,又可以换回来更多的军火和资金。

而除了这些,刘镇庭手里现在还有曹福林谈判给的三百万大洋呢!

刘鼎山听到儿子又应下了这件事,心里是挺高兴的,可也觉得挺不好意思。

他看着儿子那自信而又帅气的英俊脸庞,心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缓缓说道:“哦?这……这什么都让你去做了,我这当爹的倒落下清闲了,这…这不好吧?”

刘镇庭听出话音后,连忙对父亲说:“爹,咱们是父子,儿子替您分忧是应该的。”

“况且,您是统筹全局的,只需要领个头就行,不用什么事都得事必躬亲。”

刘鼎山听后颇为欣慰,笑着说:“呵呵,你这臭小子啊,竟然还学会拍爹的马屁了?”

最后,释然一笑,站起身来到儿子面前。

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对他说:“好吧,能者多劳,那就都交给你办吧。”

接下来几天,刘镇庭在处理这些事之前,决定先把部队整编的事弄出来。

部队进驻洛阳一周后,一众军官的家属和从嵩县征召的新兵终于到洛阳了。

新兵一到,整编工作就开始进行实质性推进了。

洛阳城,整编师司令部会议室。

一张长条形会议桌横亘中央,桌面光可鉴人,反射着顶上吊灯冷冽的白光。

桌旁,一众中高级军官已肃然就座。

他们身着笔挺的灰布军装,领章上的星徽在灯光下闪烁着或明或暗的光泽。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和喜悦的笑容,因为整编师要扩编了,他们这些人又可以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