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章 赵副部长的震撼:一年至少节省七百吨铜(2 / 2)

“秦局,我想将这个好消息通报给李局长,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这时的李局长正在老领导赵副部长的办公室当中。

他一来是来道别。

晚上他就要乘坐火车返回沈阳城了。

二来是帮秦风领一枚勋章。

这是一枚二等功勋章。

秦风刚刚在东北工作,就解决了军队制式步枪的问题,而且还是当前最先进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我党向来都是赏罚分明。

这个功绩获得一枚二等功勋章绰绰有余。

当李局长刚刚回到招待所,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的时候,招待员就叫他去接了一通电话。

听到电话上的内容后,李局长的表情极为精彩。

放下电话后,李局长愣了良久,这才放下电话苦笑道:“看来得把火车票给退了。”

随即李局长又来到了赵副部长的办公室。

赵副部长看到李局长的时候,奇怪道:“你不是晚上要回沈阳吗?再不去火车站的话,就要赶不上趟了。”

李局长来到领导桌前坐下,脸上带着笑容道:“我明天再回去,这个时候过来是想和领导通报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你说!”

赵副部长连忙放下手中的钢笔,做出了一副倾听的姿态。

李局长深吸一口道:“51厂的刘国华给我打了一通电话,他们生产了一种新式子弹。

这种子弹叫做覆铜钢子弹,具体怎么做的没细说。

不过他说这种新式子弹可以节省八分之一的黄铜,而且生产成本仅有黄铜子弹的五分之一,一枚只需要6分钱。

而且产量提上去了,生产成本可以压缩到3分钱一枚。”

当时李局长听到这个汇报的时候,也是无比的震撼。

他难以相信究竟怎么才能做到这个地步。

如果不是刘国华亲自向他汇报的话,他都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呢。

“什么?”

赵副部长此时也是满脸的错愕和震惊。

他也有些难以相信。

现在51厂一颗黄铜子弹的生产成本大约在2角钱左右。

生产成本这么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材料成本太高。

而这种新式子弹只需要八分之一的铜,成本也只有黄铜子弹的三分之一,而且产能上来了之后,成本更是只有黄铜子弹的七分之一。

这在赵副部长看来有些太过魔幻了一点。

“领导,一颗新式子弹只需要1.2克铜,如果用黄铜的话,大约需要10克,一颗子弹就可以节省8.8克铜。

我们现在全国子弹产能大约是8000万发上下。

光这里我们就可以节省700吨黄铜。

我们以后生产的子弹越多,节省的铜就越多。”

“700吨铜?”

有了直观的数据对比后,赵副部长更加震惊了。

这个数字对于龙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现在全国一共五座铜冶炼厂,全年产能3000吨。

而这3000吨的铜,首要优先保证电力供应和工业所需,其次才轮到弹药生产。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种覆铜钢子弹对于龙国的意义有多大了。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铜,还节省了成本,让子弹不再成为部队火力的桎梏。

甚至可以说,从此以后缺枪少弹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而且这样的话,就算部队将来全面换装新式自动步枪,子弹的生产也完全跟得上消耗,至少这个子弹的消耗是在龙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总结一下就是这种覆铜钢子弹对于龙国而言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也符合现在龙国以钢代铜的战略。

“等等,这技术是不是也和秦风同志有关系?

我记得前些天你说秦风同志可以解决子弹问题的。”

李局长点头道:“对,就是在秦风同志的指导下,51厂才生产出这种新式子弹的。”

“这——”

赵副部长看了一眼桌面上的台历,震撼道:“这才几天时间啊,他是怎么做到的?”

从鞍钢那边把设备运过去到现在十天时间不到,这么厉害的新式子弹就造出来了?

而且这还是他们从未生产过的7.62毫米39毫米枪弹。

在没有苏熊图纸的情况下,十天不到造出子弹,而且还具备巨大革新,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事实就摆在他们面前,枪造出来了,配套的新式子弹也造出来了。

“天才我见过不少,可是这秦风都已经超出天才的范畴了。

西方有特斯拉、有牛顿、有爱因斯坦、有冯·卡门,而我们龙国或许也能够出现一个震惊世界的世纪级天才。

他的存在,一定可以增强我们的国防实力。”

赵副部长话语当中充满了对于秦风的肯定,也可以看出他对于秦风有多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