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回归本职工作,造火箭筒和火箭炮(1 / 2)

陈部长他们并没有在沈阳一机厂待太长的时间。

在他们临走之前,秦风也从陈部长手中接过了一枚二等功勋章。

这是组织上针对他成功研发AK-47自动步枪颁发的勋章。

覆铜钢子弹以及工业母机在之后自然也要进行论功行赏。

而陈部长没想到的是,他这次来东北,惊喜不止这一个。

51厂厂长刘国华在听到李局长回来了之后,便带着秦风给他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改革计划书找到了他。

可刘厂长没想到的是,此时兵工局不止只有李局长在,一正一副两位部长也在兵工局。

他直接就带着改革计划书撞了上去。

李局长看着有些支支吾吾的刘国华,眉头一皱喝道:“你怎么娘们唧唧的,找我究竟有啥事啊?”

刘国华看了两位领导一眼,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赵副部长见状笑呵呵道:“怎么?我们两个老头子在这里不方便吗?”

这话一出,直接让刘厂长阵脚大乱,额头都开始冒出冷汗了。

重工业部部长、重工业部副部长兼兵工总局局长,这还是刘厂长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了——”

刘厂长咬了咬牙,直接将公文包当中的计划书拿了出来,递给了李局长。

“局长,这是秦副局在我们厂进行指导的时候留下的东西。

秦副局认为我们厂的管理模式存在重大问题,所以提出了这份改革意见,所以想要以我们厂为试点。”

厂制改革计划书?

听到刘厂长的话后,李局长和两位部长都升起了浓厚的兴趣。

陈部长眉毛一挑,看向刘厂长手中的计划书道:“我们刚刚才见过秦风同志,没想到他还有东西在等着我们呢。

拿过来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部长发话了,刘厂长老老实实的将计划书原本给递了过去。

赵副部长也好奇的凑了过来,李局长只能低眉顺眼的待在领导边上,不敢凑前去。

反正等下就可以看得着。

就是有些好奇,秦风提出的管理模式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部长翻开了计划书,当看到首页的内容后,瞳孔微缩。

赵副部长也轻轻的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这份计划上一上来就直接否定了继承自苏熊的马钢宪法。

认为苏熊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龙国。

并且直接指出了马钢宪法的问题和局限性所在。

管理体系僵化、生产脱离实际、干群关系疏离、规章制度不合理、分配存在平均主义————

当看到秦风指出的这些问题后,陈部长扭头看了一眼赵副部长。

“你对于基层接触的更多,对于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赵副部长深吸了一口气,若有所思道:“现在各地的工厂的确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几点总结的非常到位。

主要是因为组织人才的素养有些良莠不齐,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被安排到了岗位上。

像是为了完成指标,盲目安排生产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

也的确容易出现外行领导内行。

毕竟现在我们国家初立,也找不到那么多的专业人才。”

这的确也是现在龙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龙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才是占据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工人的数量占比并不高。

更别说是管理岗位的专业人员了,数量更少。

所以这也导致很多人都是赶鸭子上架,自然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陈部长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看了下去。

指出问题之后,接下来自然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了。

秦风在这份改革计划上,对于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模式讲述的非常清楚详细,甚至举了很多例子,显得通俗易懂。

干部参与劳动、工人参与管理。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赵副部长的眼眸亮了一下。

“这想法非常不错啊,让干部参与劳动,了解一线生产情况,发现实际问题,这样的确可以有助于大部分人转变工作作风。

而让工人参与更是奇思妙想,让工人拥有主人翁意识,可以极大程度上调动劳动积极性。

有了这两参,干群关系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这个方法我看行。”

陈部长从赵副部长的话当中就听出了他对于这条建议的高度认可。

而且他也认为这两参非常不错,直接命中要害,能够切实的解决干群关系疏离、生产脱离实际、管理体系僵化等问题。

对于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这点两位领导自然也是认可的。

而当看到三结合的时候,赵副部长甚至发出了喝彩声。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将管理者的组织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融为一体,这样的话工厂就可以非常高效的运转。

也可以有效解决现在工厂质量低、合格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