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见状并没有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对领导们反问了起来。
“诸位领导,我斗胆请问一个问题,在你们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什么?”
面对秦风的反问,陈部长率先抢答,毕竟总不能让这三位领导来说吧。
虽然没说对也没有什么,可终归不太好。
“更先进的机器,可以让人类的生产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秦风则是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答案,同时开始给出解释,进入正题。
“诸位领导,请允许我阐述一个核心观点。
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并非仅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延续,而是一场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根本特征,在于对人类认知能力的解放。
回顾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动力取代了人力畜力,本质上是体力的解放。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通过电力驱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是生产能力的解放。
当前更先进的机器设备,本质上仍是电力革命框架下的效率提升,尚不足以构成一次独立的工业革命。”
秦风这番话反驳的有理有据,就连陈部长本人都轻轻点了下头表示认可。
不过大家都没有插话发言,而是静静的等着秦风继续往下说。
因为接下来的话才是核心。
“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解放人类的脑力。
其标志性载体,便是电子计算机。
我在美帝留学期间,见证了科技发展的前沿。
1946年2月1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这台庞然大物长约30米,宽6米,高2.4米,重达30吨。
由近18000根真空管、数千二极管及数万电阻电容等元件构成。
其计算能力令人震撼,每秒可执行5000次加法运算。
这意味着,它一秒钟的计算量,若使用算盘,需要耗费其20万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然而,这仅仅是起点。
ENIAC的出现,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革命性地提升我们的科技研发速度与生产效率。
随着技术的飞速迭代、计算能力指数级增长、设备体积持续小型化——
计算机必将深度渗透至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将发展到足以实现个人化的程度。
届时个人计算机将成为普遍工具,支撑起工作、学习乃至娱乐的全新方式。
整个社会的运行基础和发展模式,都将深刻重构于电子计算技术之上。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尤其是美苏争霸的核心战略制高点。
在这一领域落后,就意味着在未来的科技、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竞争中陷入被动,面临‘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局面。
我们已经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所以我们这片大地沉沦了数十上百年,这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决不能再错过了。”
秦风的发言可谓是振聋发聩,会议室内都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