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副司令第一个附和道:“没问题,这笔钱我们炮兵司令可以出。”
“我同意。”
“我也觉得这笔钱我们可以出。”
这可是给他们炮兵研制大口径火炮,这笔钱他们出肯定是没毛病的。
陈司令目光灼灼的看向秦风:“秦风兄弟,你准备给我们炮兵造什么炮?我们出了这笔钱的话能不能提提意见?”
提意见?
秦风想了下,的确可以听听甲方爸爸的意见。
“当然可以,您说。”
陈司令可以叫他兄弟,可是在这种场合他可不能称呼陈司令为兄弟,不然的话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美制的105毫米榴弹炮我们用的不是很得劲,威力还是有些偏小了。
苏制的122毫米这个口径我觉得就很合适。
你们要造大炮的话,口径至少在122毫米以上,问题大吗?”
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为什么战后会被逐步淘汰?就是存在了威力偏小的问题。
所以陈司令提出的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毛病。
秦风没有回答,而是从自己的公文包当中拿出了一份草图,直接放到了陈司令的面前。
“这是一份12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草图以及参数设计,您可以上眼看看是否符合炮兵的要求。”
一听到居然是12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设计草图,陈司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拿起就看了起来。
入眼的是一幅画的极为标准的设计草图,一门122毫米的榴弹炮具体轮廓跃然纸上。
这是一门苏熊D-30型12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草图。
这门榴弹炮于55年开始研制,63年才开始服役,是一门性能强悍且非常经典的榴弹炮。
它不仅射程远、威力大,且还具备在不移动炮架的情况下具备360°的环射能力。
原理就在于其三条箱型大架。
其中一条大架是焊接在下架上的,作为固定腿。
另外两条则是活动架腿,用铰链进行连接。
在进入战斗后,三条大架呈三角形张开,稳稳的扎根在地面上,两个轮子则是位于炮身的左右。
而位于上架的炮身则可以进行360度的转动,使其具备360度的环射能力。
这样的优势就是可以不用在调整射击方向的时候,还要移动整个炮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火炮的机动性。
它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炮口制退器,不仅可以降低火炮的后坐力,还增加了它的颜值。
除此之外,它还配备有高爆破片杀伤榴弹、尾翼稳定反坦克破甲弹、火箭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等。
这些炮弹秦风也都画在了图纸上并进行标准。
在设计草图的最后面则是该火炮的一些核心参数。
【火炮口径:122毫米
炮口初速:690米/秒
设计重量:3.2吨
高低射界:-7°~+70°
方向射界:360°
最大射速:8发/分
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21公里
高爆弹最大射程: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