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大战之始(1 / 2)

春天的清晨,伴随着的永远是那绵绵的微风,和那温暖的熙和阳光。,

今天黄忠起床后,就早早的来到了寿春城的城墙上,巡视着城防。这是他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每隔上个几天就不定期到城墙上转一圈,其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防止那些负责值班的守城将士放松了警惕而偷懒。

虽说自从陆安攻下淮南之后,这里一直没有发生过战事,但黄忠却从来都不肯放松警惕,这不单单是他本身身为将军的一种责任感,也是他内心深处对于陆安的一种感恩。

淮南是中原腹地,更是江东军将来进军中原的大门,当初拿下淮南后,陆安没有让其他更有资格的人来守淮南,而是选择了他黄忠,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器重和信任,所以,这两年镇守淮南,黄忠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力求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对得起对他委以重任的陆安。

不过,在淮南呆久了,黄忠也难免有些遗憾,为主公镇守一方好是好,但这两年却委实太平了些,没能捞到仗打,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总有一种力量没能发挥出来的感觉。

又在高大的城墙上转了一个来回,见士卒们都还算精神,黄忠便放下了心,慢慢的往自己的太守府荡去,虽说他觉得自己本职是个将军,但现在却是高居太守之职,如无战事,是不可能老待在城墙上面的,隔几天抽空亲自巡视一圈,就已经能算作是劳模了。

“将军,刚刚江东有信使携主公密信而来!”黄忠刚刚回到府邸,门口的侍卫便禀报道。

“主公的信使?在哪儿?”黄忠一听,顿时振奋了起来,问道。

“贾军师已经安排他去休息了,密信也已经交给了贾军师!”侍卫回道。

“我知道了!”黄忠点了点头,大步踏入了府邸,直接往附近的一个大厅走去,作为处理淮南政务的最高负责人,贾诩一般都会在那个大厅处理公务。

“黄将军,您回来了!”果不其然,当黄忠来到这大厅时,贾诩正安然的坐在那里喝茶,而此时对方也看到了他,微笑的打了个招呼。

“我听侍卫说,主公有密信过来了?”两人已经共事两年多,黄忠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客套,直接开口问道。

“嗯!”贾诩点了点头,将旁边桌案上的一封信主动递了过来:“就是这封!”

黄忠接了过来,撕掉外面的火漆将信件拆开,仔细的阅读了一遍之后,脸上便不由自主的挂出了丝丝的惊喜之色,真是要什么来什么,正愁窝在淮南没仗打呢,想不到马上就要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黄将军,主公的信件上说什么?”贾诩问道。

虽说他在黄忠回来之前就接到了信件,但黄忠才是陆安任命的淮南太守,所以,在黄忠没看之前,他是不方便看的,虽说以他的地位看了也不打紧,但显然贾诩还是喜欢低调一点。

“主公说,让我们多派一点探子打探一下袁曹大战的情况,然后这一段时间操练好兵马,待得袁曹之间有了胜负之后,便立即派人向他报道,并且同时向周围州郡出兵抢夺城池!”黄忠将书信仍给了贾诩,又开口道。

“嗯?”贾诩眼中精光一闪,随后脸上也露出了丝丝的微笑:“原来主公是身在江东,心在天下,早就想好了下一步的战略了,看来,随着袁曹的大战,我江东之势也该在此时向中原扩散了!”

、、、、、、、、、、、、、、、

袁绍在河北,曹操在中原,两人之间的战场,其实是围绕着一条黄河而进行的,就如同后世象棋里面的楚河汉界一般。

在这个时代,要过黄河攻击敌人,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黄河很长很大,这种颇有障碍性的地势会阻碍攻击者的很多优势。

就比如说现在,袁绍有着五十多万的兵力,但因为黄河的滔滔河水所阻,兵力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只能暂时憋在黎阳。

但这种缺憾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再大的江河也是有交接渡口的,黄河也不例外,他有着几个十分紧要的渡口,比如说白马、延津或者曹操本人所在的官渡,就是十分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拿下这些渡口的任意一个,袁绍的兵力优势就能完全发挥出来。

袁绍首先瞄上的是白马县,但他没有自己率所有大军出击,而是拨给了自己的大将颜良三万兵马,让他为先锋去攻击被曹操派兵把守的白马(曹操的兵马要把守各大险地,不能全部聚集在一起),想要搓一搓曹操的锐气,然而,之后的事情却完全超过了袁绍的想象,袁绍的错误,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

、、、、、、、、、、

颜良在领了袁绍的军令之后,花了三天时间,就到了目的地,而迎接他的,却是曹操亲自率领的两万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