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1 / 2)

元末称雄 须臾乾坤 2214 字 2021-05-03

“一个时辰之后,让吕公、子玉、崇善还有叔父、阿羽他们赶来王宫。今日,我要和他们一起商议此事。”知道事情的本末之后,张世华对着周扬便就不由这般吩咐了一声。

“是,属下遵命。”闻声,周扬忙应声听命。然后三步并作两步的便就赶忙退了下去。

……

“子玉。”近一个时辰之后,在楚王府的门前,相继赶来的吕思诚和赵子玉两人却是好巧不巧的在楚王府的大门之前相遇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走下官轿的吕思诚便也不由对着赵子玉远远地招呼了一声。

“吕相。”对此,赵子玉不慌不忙的抱拳揖了一礼,算是自己这个下属对上司的见礼。

而至今都已然快年近七旬的吕思诚见此,对赵子玉这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后生晚辈却也并没有托大,也是微微的抱拳,换了赵子玉一礼,然后方才出言道:“子玉你知道天临路宁乡城发生的这件事情了吗?”

“宁乡城之事,实乃是我大楚立国一来发生的最大的一件案子了。对此,下官自然也是知晓的。”赵子玉闻声,面沉如水,如是言道。

“那子玉,你觉得对于宁乡城发生的这件事,咱们中枢应当如何处理呢?”相比于赵子玉的神情,此时的吕思诚微皱着眉头,神情上却是显得有些凝重。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样的事情,下官以为自当按照现有的法令来依法处置宁乡城那些个贪腐乱法之辈。”

“依法处置!这,自是应当。可子玉,现如今湖【】南也好,两江也罢。这些地方现如今都是我大楚的新附之地,两地的地方官也大都和宁乡那边的地方官员们一样,都是伪元那边投降过来的官吏。

这些人在投降过来之后,便免不了会因自己降人的身份而心生顾虑。如此,此番若中枢要严惩宁乡城那些个贪赃乱法的官吏,反而有可能让其他的降官们生出兔死狐悲之意。进而让地方不稳,闹出更多的事端啊!”

“吕相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听到吕思诚这样的一番话。明白吕思诚是一个什么意思后,赵子玉原本还算平和的脸色此时却不禁变得有些肃然。

“古有言:乱世当用重典。现如今,天下离乱,九州大地,群雄征伐,可谓是不折不扣的乱世。在这样的一个大争之世之中,若想要成就一番过人的功业,就万万不能前瞻后顾。

再说,唯有中枢台城不偏不倚,新附之土上的降官们方才不会有这般或那般的顾虑。所以在这件事上,下官以为,定不能对其“法外开恩”!”赵子玉这般说着,又对着吕思诚抱了抱拳。

而吕思诚听到赵子玉这样的一番话,自也是不由别过头去没有在看他。

如此,两人便也就这般半路无言,一前一后的相继走进了王宫的正殿之中。

……

片刻后,王宫正殿之中,一声便装的张世华此时高坐在王座之上,看着台阶下国家中的一众重臣们,轻咳一声,便也不由开口道:“诸卿,宁乡一案,现在你们也都知晓了。

那么你们觉得,这件事情中枢这边应该怎么处理呢?”

“大王,若于理,宁乡上下大小官吏,皆该杀。可若于情,一下子将一县之地的所有降官尽数正法,却免不了会让其他地方的降官们心中变得惊恐。所以臣以为,此事当从轻发落为好。”

吕思诚闻言,揖礼站出,言简意赅的对着张世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对此,还不等张世华说些什么呢,另一边站着的赵子玉便就紧跟着站了出来,“大王,臣以为,吕相之法万不可行。宁乡一案,实乃是我大楚立国一来,所遇到的最大的一件案子了。

如果这样的重案,我们都要网开一面从轻发落。那日后,国家律法还有何威严可言!贪赃枉法的官吏如果没有受到他们该有的惩罚,又岂不是对遵纪守法的好官吏们太不公平了吗!!”

赵子玉手持象笏高喝,正气凛然的语气中可谓尽是一副不容反驳的姿态。

所以对此,高坐王座上的张世华在微微沉默了一番后,便也不由看着台阶下的一众重臣们言道:“俗话说:无有规矩,不成方圆。此番,本王欲要依法从事,诸卿以为如何呢?”

“以为如何呢?”虽然张世华最后这样问了。但他的本意是什么,傻子都听得明白。

因而在自家大王心中都已然有了决断之后,张世华话音一落,殿上还没有发言的李重三和郭羽等人自也忙不由出言道:“宁乡一事,臣等亦以为实当依法从事!”

“大王!”见张世华这一次这么明显的拉偏架,直接就当着众人的面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吕思诚心中不禁有些不甘心。

不过张世华此番都已经这么说了,尤其还会容吕思诚反驳他的话。

所以在这个时候,还不等吕思诚开口说些什么呢,张世华一摆手便就不由直接言道:“好了,吕卿无需在多言了。此事,本王就是要杀一儆百,杀一儆千!”

“臣,遵命!”听到张世华这样杀气腾腾的话,吕思诚自然也明白如果自己在这样劝告下去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这般带着无奈的沉声到了一句之后,便也就退了下去、

“诸卿知道吗。今天,本王在和家中亲人们一起听了关汉卿关先生生前所写的一出戏《窦娥冤》。却是不知道,诸卿们,你们听过这出戏吗?”等到吕思诚无奈退下,张世华看着殿上群臣,微微顿了顿,却是不由忽的这般道了一句。

“……臣等听过。”虽然一时间没有明白张世华为什么忽然要这么说。可殿上的一众群臣们,却还是不由这般齐声道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