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章 重建洛塔林吉亚(1 / 2)

得到命令之后,军官们很快来到会场。在那边,让娜公主把制定好的计划告知大家,让他们开始进行准备。

由于之前大家已经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因此,相比于刚开始的时候,现在集结的队伍,显得正规了很多。

吴王当年从巴黎宫廷出逃的时候,就一路向东,来到位于边境的洛林地区躲避。这个地方处于法国和神罗之间,大小贵族林立,经常在大国之间左右横跳。法国国王一直想要吞并这里,但洛林公爵领地又理论上属于神罗,因此成了一种三不管地带。对他来说,十分便利。

亲法的洛林领地向东,是同样诸侯林立的莱茵河流域。这里的一众诸侯,名义上属于神罗,但同样长期游离在争夺皇帝的几大家族控制之外。而且,和那些这一两百年来,才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出现独立倾向的地区不同,这地方的乱象,对于欧洲历史来说,已经可以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了。

当年,查理曼的儿子、“虔诚者”路易暗弱无能,于是,他的儿子们也积累了力量,开始反对他。路易的原配妻子,埃斯拜的埃芒加德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牢大洛泰尔,老二丕平一世,和老三“日耳曼人”路易。按照部落传统,路易把洛泰尔封为重要的意大利国王,并任命他辅佐国事;老二丕平被任命为阿基坦国王,老三路易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国王。

不过后来,路易续弦再娶,新王后朱迪斯又生了个小儿子“秃头”查理。路易得到幼子,非常高兴,当即宣布也要给他分封一个王国,而这引起了前三个儿子的强烈不满。他们和教宗串通,共同发动叛乱,把亲爹路易和“秃头”查理都抓了起来。封王的事情,因此告吹。查理这个外号,也因此而来——不是因为他真的是个秃子,而是因为他的哥哥们都有王冠,就他没有。

不过,路易的儿子们不仅对亲爹不怎么孝顺,彼此之间,显然也没有什么悌睦之情。只过了一年,这三人也开始了内战。丕平和“日耳曼人”路易嫉妒洛泰尔的领地最大最富,于是携手攻击他。为了压制大哥,他们还释放了亲爹“虔诚者”路易,以及“秃头”查理,这才重新形成了均势。

但“虔诚者”路易还活着呢,二儿子丕平就先死了。一家人都希望让秃头去代替这个王位,但当地贵族却支持丕平的儿子。双方于是又进行内战。好不容易把当地贵族打服,“虔诚者”路易也死了。继承“皇帝”的洛泰尔立刻转头对两个弟弟下手,而且上来就逮着最菜的“秃头”查理打。

查理打不过他,于是也不管之前的恩怨,赶紧找三哥帮忙。两人合兵对抗洛泰尔,并且在丰特努瓦决战。为了获得胜利,他们都动员了几乎所有可以动弹的兵力,倾国而来。据说,双方的军队,规模都在十五万以上,作战当天,就伤亡了四万多人——这个数据,创造了罗马之后,欧洲各国的历史记录,一直保持了很久都没有被打破。

长期惨烈的战争,让各方都筋疲力竭,于是,空耗两年之后,大家只能签署合约,正式把帝国三分。洛泰尔分到的这片地方,是从意大利到低地的狭长地带,也是他自己一直经营的地盘,被称为中法兰克。

洛泰尔的妻子是图尔的埃芒加德,同样生了三个儿子。而他死后,这三个儿子也有学有样,不承认其他“私生子”,并且再次把国家三分。长子路易获得意大利王国、次子查理获得勃艮第王国,小儿子洛泰尔获得了阿尔卑斯以北、莱茵河两岸的地区。因为他也叫洛泰尔,所以这里被称为“洛塔林吉亚”。

不过查理先死了,于是勃艮第王国被路易吞并;之后洛泰尔也死了,路易还想下手,但那会儿,中法兰克的经济和实力,反而是最强的。东西法兰克王国怕他再次统一,于是都出面干涉,迫使路易放弃了洛塔林吉亚,只保住了勃艮第。洛塔林吉亚于是被东西两个王国瓜分,之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

考虑到欧洲的历史长度,以及现在绝大部分贵族和领地,都最多追溯到加洛林王朝的现状,这一带碎成一地的状况,甚至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了。

而当地经济,也一直还算发达,因此虽然小而碎,但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对抗东西两边强大势力的吞并。

由于大贵族常年混战,还纵容人马四处劫掠,因此,当地人也一直在试图联合起来。大约13世纪的时候,莱茵河流域的城市就开始试图建立联盟。1254年,莱茵河中游的科伦、美因茨、斯特拉斯堡等城市发起成立了“莱茵同盟”,鼎盛时期发展到50多座城市;1331年,南德和瑞士的22座城市,也发起建立了“施瓦本同盟”。

除了城市之外,他们也招揽了大批中小领主和骑士加入进来,共同对抗大贵族势力。盟约规定,没有同盟的首肯,成员不得随意采取军事行动,也不得给予敌人武器或贷款。在经济上,要统一货币,确立共同的结算标准,建立联合商船队,共享市场信息网络。

当地人一直依赖莱茵河网的运输,但大贵族们经常到处设卡,还派人四处勒索,形同土匪。商队走不了多远,就要交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税收,而且经常是重复缴纳,令人苦不堪言。因此,盟约特别强调,各城要按人口比例提供武装人员,并且统一出钱维持佣兵,专门用来打击这些“土匪”,以及对抗大贵族的“征税”行动。还要制定共同关税政策,要求大家必须遵守关税豁免条款,以维持商路畅通。

这些盟约组织,一度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各个城市团结起来,甚至迫使了强大的巴黎行会让步,给他们提供了向法国那边运输物资的授权。由于这边确实比较富庶,因此能雇佣更加专业的佣兵团,甚至不惧怕大贵族的军队。当地的大贵族们,推举了最大的宗教领主美因茨大主教,来主持对同盟的镇压,还请来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军队,但是都没有成功。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草草形成的同盟,却让内部矛盾先激化了起来。